國家規范月餅價格質量包裝及搭售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4日聯合向社會發布公告,規范月餅價格、質量、包裝及搭售行為。
在價格方面,公告從明碼標價入手,要求經營者按照政府價格主管部門的規定明碼標價,做到標價內容真實明確。
月餅經營者應當保證月餅質量,不得制售假冒偽劣月餅,嚴格月餅保質期,對過期、霉變月餅要及時退出市場和銷毀。
在包裝方面,公告要求經營者應合理包裝,使用無毒、無害、易于降解或便于回收的材料,減少包裝材料的過度使用。
在搭售方面,公告規定,在月餅包裝中搭售物品的市場價格如明顯超過月餅自身價格的,專用名稱就不應該標示為月餅。
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公告公開表明政府態度,公告本身沒有在現有法律框架外設定新的處罰,但違反公告援引的有關法律條款的規定,是有法律責任規定的。比如經營者違反明碼標價規定的,依據價格法,要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處5000元以下的罰款。標準化法第二十條規定:生產、銷售、進口不符合強制性標準的產品的,由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處理;法律、行政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沒收產品和違法所得,并處罰款;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工商等三部門力保蠶繭市場秩序穩定
5月15日,國家工商總局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出特急通知,要求各地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深化繭絲流通體制改革的意見,切實規范蠶繭市場秩序,嚴格資格準入制度,確保繭絲綢行業平穩發展。
特急通知指出,預計2005年絲綢需求總體保持基本穩定,桑蠶鮮繭收購價格(含稅)為每50公斤700元,與上年持平。各地相關部門可參考上述預測價格,根據當地產銷形勢、生產成本等因素,在與毗鄰地區充分協商與銜接的基礎上,及時制定發布蠶繭收購價格,并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商務部(繭絲辦)、國家工商總局(市場規范管理司)備案。
特急通知要求各地規范市場秩序,嚴格資格準入制度。要加強領導、密切協作,繼續按照《繭絲流通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加強蠶繭收購市場和價格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規范市場和價格秩序,促進繭絲綢行業健康穩定發展。國務院第412號令已明確保留“鮮繭收購資格認定”、“全國繅絲絹紡企業生產經營”兩項行政許可事項,各省級主管部門要嚴格資格準入制度,做好《鮮繭收購資格證書》的復審和公示工作,并報主管部門備案。
特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查處非法收購蠶繭的行為。各級工商機關要嚴格按照《繭絲流通管理辦法》的規定,認真履行職責,把好蠶繭收購主體準入關。加大執法力度,對未經資格認定和核準登記擅自從事蠶繭收購等違法違規行為,要嚴厲查處,切實維護蠶繭收購市場秩序。
農業部提出五項要求
提高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農業部要求各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做好五項工作:
一是進一步加強農藥的監管。建立“限用農藥銷售登記制度”,對銷售的限用農藥進行跟蹤管理,積級推行農資連鎖經營和統一配送。加強對混配農藥的質量抽檢,發現擅自添加高毒農藥的行為,要依法嚴肅查處。
二是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產。充分發揮標準化生產綜合示范區的示范帶動作用,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產。加大對農藥合理使用的宣傳和培訓力度,充分發揮基層農技推廣隊伍的作用,加強農藥使用技術的指導,建立蔬菜生產的檔案記錄制度,嚴把蔬菜生產基地的準出關。
三是嚴厲打擊“瘦肉精”源頭。加大對不合格豬源的查處力度,嚴查“瘦肉精”源頭,加大對“瘦肉精”非法生產和使用重點地區的監管和打擊力度,盡快搗毀“瘦肉精”非法制售窩點,發現線索一追到底,做到沒有查清“瘦肉精”來源的案件不放過。
四是加強生豬飼養的監管。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規范生豬的飼養管理。同時,通過增加抽查頻率、擴大檢測范圍、拉網式檢測和跟蹤檢測等措施,加大對飼養環節的監管力度,嚴把生豬養殖產地的準出關。
五是加強生豬市場準入的管理。進一步完善生豬市場準入制度,實行場和廠掛鉤,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強化對外調生豬的檢測和監管工作,堅決阻止含“瘦肉精”的生豬流入市場。嚴格控制生豬收購關,禁止收購含“瘦肉精”的生豬,嚴厲查處販運含“瘦肉精”生豬的經銷商販和屠宰企業。
14種情形可申請司法救助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關于對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提供司法救助的規定》。依照新《規定》,當事人符合下列14種情形之一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司法救助:追索贍養費、撫養費、撫育費、撫恤金的;孤寡老人、孤兒和農村“五保戶”;尤其沒有固定生活來源的殘疾人、患有嚴重疾病的人;國家規定的優撫、安置對象;追索社會保險金、勞動報酬和經濟補償金的;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事故、產品質量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的受害人,請求索賠的受害人,因見義勇為或為保護社會公共利益致使自己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本人或者近親屬請求賠償或經濟補償的;進城務工人員追索勞動報酬或其他合法權益受到侵害而請求賠償的;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特困戶救濟或者領取失業保險金,無其他收入的;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生活困難,正在接受社會救濟,或者家庭生產已經難以為繼的;起訴行政機關違法要求農民履行義務的;正在接受有關部門法律援助的;當事人為社會福利機構、敬老院、優撫醫院、精神病院、SOS兒童村、社會救助站、特殊教育機構等社會福利單位的;其他情形確實需要司法救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