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自己僅有的兩百元錢,憑借頑強的拼搏和堅強的意志,從蹬自行車走村串戶推銷自烤的面包起家,在經歷了無數次的風雨甚至生死考驗之后,宋紅兵終于完成了他人生中的最重要的一次“轉型”。
如今,他在樟樹市經營著四家“開心”連鎖店,總營業面積近2000平方米,安置下崗職工130多人。很多人不解地問宋紅兵,你為什么把店名都冠以“開心”二字?宋紅兵意味深長地說:“我開心,因為我奮斗?!?/p>
艱 苦 創 業
1991年,宋紅兵從省地礦局下崗了。這對年輕的他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打擊。恰巧此時,他的兒子出生了。面對著生活壓力的不斷加大,宋紅兵攥著僅有的兩百元錢,不斷地“盤問”著自己:我能干啥呢?幾經思考后,這位性格堅毅的小伙子最終決定:一切從“零”開始!
他接過了父親手中的烤箱。那是一只不大的烤箱,原本是父親退休閑來無事買來弄著玩的。但宋紅兵相信,自己一定能用這小小的烤箱烤出松軟、可口的面包。
用僅有的兩百元錢,宋紅兵買來了面粉等原材料,每天凌晨2點起床跟父親學烤面包,天一放亮就用自行車推出去叫賣,直至傍晚才返回,天天如此,風雨無阻。
宋紅兵至今還記得,當他第一次把做好的面包推到街上去賣時,竟怕羞到不敢吆喝出口;他同樣還記得,在轉悠了一天之后,他制作的第一只面包終于被一位老太太買走,換回來的一角五分錢竟讓他激動得流下男兒淚……
走出第一步之后的宋紅兵漸漸對自己的選擇充滿信心。在他辛勤工作之下,生意開始走上正軌,他的面包也開始賣到樟樹周邊的鄉鎮。
然而正當生意日漸紅火之時,一件意外的事情發生了。那是1994年的夏天,宋紅兵的“坐騎”已經由自行車換成了摩托車,一個風雨交加的日子,在去鄉村叫賣的馬路上,為了躲避迎面而來的一輛農用車,宋紅兵連車帶人翻在路邊的溝里,人事不省。不久他被一位老農救了起來。
此次的劫難并沒有讓宋紅兵退縮,反而更堅定了他在事業發展道路上執著的步伐。
自那以后,宋紅兵更加用心地經營他的面包生意。第二年年初,他終于用賺來的錢在樟樹市區開了一家“開心餅莊”店,經營現烤現賣面包、蛋糕業務,并很快紅遍樟樹。
打 造“開 心”
“開心餅莊”的生意火了,營業也相對穩定了,宋紅兵的心思卻更活躍了,他要把“開心”做大做強。
單靠做面包是沒有出路的,宋紅兵心里這樣想著,眼睛盯向了市場。經過調研,他發現湖北的麻糖香、甜、脆、酥,很受消費者青睞,在樟樹本地乃至整個江西市場都有潛力。
桂花飄香時節,他告別了父母妻兒,只身來到湖北求師學藝。但同行是冤家,當他起初直言不諱地向幾個廠家說明來意后,遭到的都是不冷不熱的拒絕。眨眼十來天過去了,帶來的盤纏已捉襟見肘,天氣越來越寒冷,為了解決生活難題,同時能夠早日學成回家,宋紅兵決定進廠家求職。經過幾天的不懈努力,終于有一家規模較大的糕點廠家同意用他。宋紅兵抓住時機,起早貪黑,一邊認真掌握工序流程,一邊虛心向老師傅們請教。在三個月的時間里,他每天只吃兩餐飯,休息5個小時左右。功夫不負有心人,當他瘦了一大圈時,手藝也學到了。
回到樟樹后,他潛心研制,陸續推出了“麥奶酥糖”、“桂花酥糖”、“云片糕”等系列產品。因其適合大眾口味,一時風靡樟樹并遠銷南昌、九江、湖北、浙江等地,供不應求,宋紅兵的“開心餅莊”也迅速發展成四家連鎖店。
但宋紅兵是冷靜的,由于地域上的局限性,他知道這種“熱”的背后意味著什么。他將一家“餅莊”改頭換面,在市區內開出首家集南北風味之大全,備有水餃餛飩、米粉、八寶粥等達100多個品種的“開心風味小吃店”。
2000年,宋紅兵又在鬧市區開了一家營業面積達800多平方米的“開心飯莊”。他以“綠色消費”為創意,以“大眾消費”為理念,以“微笑服務”為宗旨,使“飯莊”迅速成為樟樹餐飲業的一面旗幟。今年5月,“開心飯莊”被中國烹飪協會、全國餐飲綠色消費工程組委會授予“全國綠色餐飲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