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引導農戶充分利用土地和庭院資源優勢,積累發展資金,針對農戶養豬生產的現狀,推薦以下五種小規模養豬技術模式,供養豬戶參考。
一、開發庭院養豬的五種種養結合模式與效果
1.小批量滾動飼養,年出欄40頭肉豬技術模式
種植結構:一戶種0.6公頃(9畝)玉米、1334平方米(2畝)苜蓿、0.2公頃(3畝)豆青(復種)。養豬生產:在1、2、3、4月初,分別購進15公斤以上的仔豬5頭,從第4個月開始每月出欄肉豬5頭,出欄后即補充仔豬5頭。飼喂方式:分群分階段飼養,120天出欄。生產效益:年出欄8批40頭,平均活重95~100公斤,每出欄5頭收入2500~3200元,獲利250~500元,年收入20400~25200元,利潤2000~4000元。
2.隔月均等飼養,年出欄60頭肉豬技術模式
種植結構:一戶種0.87公頃(13畝)玉米、0.2公頃苜蓿、0.33公頃豆青(復種)。養豬生產:分別在1、2、4、6、7、9月初購進15公斤以上仔豬,每批10頭,分群飼養。飼喂方式:分仔豬、育肥豬階段飼養,120天出欄。生產效益:年出欄6批共60頭肉豬,平均活重100公斤左右,每出欄一批收入5300~6500元,獲利500~1000元;年收入31800~39000元,利潤3000~6000元。
3.季季批量飼養,年出欄80頭肉豬技術模式
種植結構:一戶種1.2公頃玉米、0.27公頃苜蓿、0.4公頃豆青(復種)。養豬生產:分別在1、3、6、9月初購進15公斤以上的仔豬,每批20頭以上,分群飼養。飼喂方式:分小、中、大三階段飼養,120天左右出欄。生產效益:年出欄4批共80頭肉豬,平均體重100公斤;每季度出欄一批,收入10600~13000元;獲利1000~2000元;年出欄4批,收入42400~52000元,利潤4000~8000元。
4.自繁自育飼養,年出欄100頭肉豬技術模式
種植結構:一戶種1.67公頃玉米、0.47公頃苜蓿、0.54公頃豆青(復種)。養豬生產:從1月起購良種仔母豬5頭,6月初配種,10月初產崽約50頭,11月進入育崽和母豬再配種期,以后進入每5個月養肉豬50頭的規模。飼喂方式:分懷孕母豬、哺乳母豬、仔豬、育肥豬階段飼養,從仔豬落地到出欄160天。生產效益:按種豬利用5年產崽11窩計算,育成出欄540頭肉豬,年平均出欄100頭左右;每5個月出欄一仳,收入26500~29000元,獲利2500~5000元;年出欄2.5批,收入66000~72000元,利潤5500~11000元。
5.多戶聯營飼養,年每戶出欄120頭肉豬技術模式
生產組織:一村或一鄉建30戶仔豬繁育場,一戶養12頭母豬。年產仔豬6000頭,供50戶育肥,每戶年出欄肉豬120頭,并帶動建1個種公豬飼養戶、1個年加工飼料1500噸的小廠和2個肉豬推銷戶。養母豬戶每戶種0.67公頃玉米、0.2公頃苜蓿、0.33公頃豆青(復種);育肥豬戶每戶種1.8公頃玉米、0.4公頃苜蓿、0.6公頃豆青(復種);公豬飼養戶,種1334平方米玉米、667平方米苜蓿、0.2公頃豆青(復種)。飼喂方式:標準化、規范化、分階段飼養,仔豬30天出欄。生產效益:仔豬繁育戶,年出欄仔豬200~240頭,收入20000~24000元,獲利8000~12000元;育肥豬戶,年出欄120頭肉豬,收入63600~69600元,獲利6000~12000元;公豬飼養戶,改良900頭次,收入24000~32000元,獲利12000~16000元;飼料加工戶,加工收入70000~100000元,獲利10000~15000元;銷售肉豬戶,每戶獲利在10000元以上。
二、應用五種技術模式的條件
1.采用1、2、3種技術模式應具備四個條件
(1)按標準建暖棚舍。其中模式1建圈24平方米,并用隔欄分4小間;模式2建圈30平方米,并分隔成6平方米1間、12平方米2間;模式3建圈50平方米,并分隔成10平方米1間、15平方米1間、25平方米1間。
(2)備生產周轉金2000~4000元。
(3)備自產飼料9800~19600公斤(含5口之家農副產品),外購優質添加劑294~588公斤。儲備原料中玉米63%、優質苜蓿13%、豆青粉9%、麩皮等副產品12%、外購優質添加劑3%。
(4)執行標準化飼養程序,飼養人員經6學時專門培訓。
2.采用第4種技術模式應具備五個條件
(1)建暖棚舍60平方米,并分割成6小間。
(2)養杜×長或大×長二元雜交母豬,用杜洛克公豬配種
(3)備周轉金,種豬期1500元,育肥期4000~6000元。
(4)備自產飼料28000公斤(含5口之家農副產品),外購優質添加劑84公斤。儲備原料中玉米63%、優質苜蓿13%、豆青粉9%、麩皮等副產品12%、外購優質添加劑3%。
(5)執行標準化、規范化飼養程序,飼養人員經10學時專門培訓。
3.采用第5種技術模式應具備六個條件
(1)有一個或幾個熱心開發這一產業的農戶帶頭組織聯營,建立養豬協會,發展會員。
(2)聘請1~2名專業技術人員指導。
(3)因戶制宜改建后院圈舍為暖棚舍,戶需投改建費1000~1300元(不含木材和建工費)。
(4)種母豬戶養二元雜交母豬,種公豬戶養杜洛克純種公豬。
(5)每戶需生產周轉金6000~12000元。
(6)飼料儲備:自產飼料,仔豬繁育戶11000公斤,育肥豬戶29200公斤,公豬飼養戶2300公斤;外購優質添加劑,仔豬繁育戶約350公斤,育肥豬戶900公斤,公豬飼養戶70公斤。儲備原料中玉米63%、優質苜蓿粉13%、豆青粉9%、麩皮等副產品12%、外購優質添加劑3%。
三、應用五種技術模式的前景
1.能充分利用庭院資源優勢
農戶庭院面積一般在350~500平方米,建筑格式多數是前住房后圈舍各占一半,大部分農戶后院建設利用不合理,資源浪費嚴重。根據現狀,稍加改造,就能建成年出欄40~120頭肉豬的暖棚舍3~6間,只需改造費800~1500元(不含木材和建筑工費),平均每頭豬一次性投入改造費15~20元,出欄10~20頭豬的利潤就能收回改造費用。這種改造方式花錢少,一般農戶都能辦到。
2.能有效地提高勞動生產率
目前,許多農戶年養豬2~3頭,極少數養豬10~20頭,年出欄最多2批。每頭豬活重100公斤以上。瘦肉率50%左右,飼養期160~240天,消耗飼料400多公斤,投入三項費用(仔豬、飼料、防疫)550~650元,每公斤活重價低于6.5元就賠本。應用上述技術模式組織生產,年出欄4~8批,每頭豬活重100公斤左右出欄,瘦肉率60%以上,飼養期120天,消耗飼料250公斤左右,投入三項費用450元左右,活豬價每公斤5.6~6.0元,每頭仍贏利50~90元。與前者相比,規模擴大2~4倍,瘦肉率提高10%以上,飼養周期縮短0.35~1倍,節約飼料30%~40%,降低成本20%~35%,能較大幅度地提高勞動生產率。
3.能實現種養結合的良性循環
一個農戶用1300~5000公斤飼料,120天時間,就能育肥出欄一批5~20頭肉豬,以這樣的規模養豬,一般種地1公頃左右的農戶都能辦到。如果結合養豬,合理調整種植結構,以自產飼料5000公斤為條件,再按營養標準購進優質添加劑,就能實現年周轉2~4批,出欄40~120頭的庭院規模養豬生產,每667平方米地還有4~12頭豬產的優質農家肥料。
4.能充分利用剩余勞動時間
目前,一般農戶4~5口人,2個勞動力,種地1公頃左右,年用工量最多50%。如果把剩余勞動時間用來發展庭院養豬,就能較大幅度地增加家庭收入,農戶只要按標準改造好圈舍,準備好飼料,每天飼喂和打掃衛生等工作只要1.5~2.5小時,就能完成當天工作,婦女和身體健康的老人都能勝任。
5.有利于積累發展的經驗和資金,使庭院養豬走向戶外
采取自產料加添加劑的自配料為主,可以有效減緩飼料周轉金的困難。用市售料養1頭肉豬最少需飼料周轉金300元,養40頭肉豬的一次性投入需12000元。采取自產料加添加劑自配料,每頭只需7公斤添加劑的周轉金約40多元,養40頭肉豬的一次性添加劑投入不到2000元,占總投入飼料費的16.7%,如果分兩批飼養,一次性投入的周轉金就更省了,這樣就能有效減輕一次性投入的困難。農戶采用五種模式,小批量、滾動式、漸進性地發展庭院養豬,就能實現資本積累,逐步擴大養豬規模。這不僅能積累發展資金,更重要的是積累了養豬的經驗,為庭院小規模養豬走向戶外,發展較大規模的工廠化養豬,奠定較為堅實的基礎。目前農戶規模養豬發展好的鄉村,就可以采取第五種模式進行聯營,誰投資,誰受益,建設養豬產業化小區,吸引有能力的農戶在小區發展專業化養豬。
四、應用五種技術模式的原則
1.開發庭院養豬的原則
農戶利用庭院新建3~6間標準化圈舍需投資3000~5000元,如果改造后院圈舍,只需投資800~1500元,節省建設費約4倍。同時,改造標準不能降低,必須保持坐北朝南、面積合理、陽光充足、保暖通風、有自來水、分欄飼養、清糞科學、環境衛生。飼養規模要依據自身條件確定,量力而行。
2.在規模建設上要堅持漸進發展的原則
以組為單位發展聯戶協作,以10~20戶為一協作組,年出欄500~1000頭為宜;以村為單位發展聯戶協作,以100戶為一協作區,年出欄肉豬5000頭為宜;以鄉為單位發展聯戶協作,立足點先放到占領區內市場上,建設以村為單位的養豬產業化小區2~3個,年出欄肉豬1萬~2萬頭。經過2~3年的發展、完善,再擴大小區規模,促進縣、區聯合,構筑外向型瘦肉豬生產大基地。因此,在推動發展建設方面,還要堅持政策引導扶持,農民自辦、聯辦為主。
3.靠技術增效要堅持技術規范的原則
要實現15公斤的仔豬在120天達到100公斤的出欄重,全造技術保障。因此,應用模式過程中必須做到五到位:一是飼養品種質量好的洋三元雜交豬;二是料要好,不僅要用全價配合料,還要分品種、分階段飼喂;三是管理要細,日常管理要做到定時飼喂、空氣新鮮、溫度適宜、及時清理糞便、保持無蠅害環境;四是防疫要及時;五是適時出欄。(江西省畜牧良種場 徐長根 郵編:33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