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創業者的頭把金鑰匙
現代經濟發展日新日異,要求創業者必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井底之蛙,閉目塞聽,必然落伍。創業者在起步階段可以沒有金錢資本,但決不能沒有信息資本。你有關注“新聞聯播”的習慣嗎?你是否堅持訂閱相關的報刊雜志?對于最新市場行情和產品信息,您如果能夠了如指掌,那你的創業生涯就不是從零開始,你的事業已經邁上了成功的第一層臺階。有資料表明,世界500強企業中,絕大部分實行了信息主管機制。他們的信息主管和技術主管、財務主管并稱“三駕馬車”,每年信息部門為企業創造的財富不可估量。
因此,從今日起你就應該處處留心收集各種信息。看書時,留心業余致富的機會;研讀經濟欄目時注意能引導你走向富裕的線索;讀一讀成功者的經驗,你可以從這些人的發跡史上吸收不少有益的提示。上班時充滿興趣,并一心一意把工作做好。隨身攜帶一簡便筆記本,不時記下你新發現的賺錢之道,不必將它們分類,只需在筆記本注上日期,無論在何時何地,如何得到信息,只要不停地記下去,在你讀書談話、洽談生意或干其他事時,留心注意賺錢方法,一旦你打定主意要發現它,你的腦子會非常敏感,因而也就不難捕捉到你所需要的新信息。
有空的時候,評估一下你筆記本上記的賺錢之道,選擇一安靜的地方一頁一頁地翻閱,也許你會發現有的方法對你并沒有直接用途,然而,幾個方法合在一起,你就可以得出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方案。
從現在開始實施你的計劃吧,用一個筆記本輔助你靈敏的頭腦,幾個方法的合并將引導你走向富裕。
冒險——創業者成就大業的第二把金鑰匙
沒有萬無一失的賺錢之道,想賺錢就得擔風險。如果冒險使你恐懼,使你緊張不安或不快,你就必須改變這一狀態。改變的方法是:拿出點余錢,即使你只有1000元錢投資于一很冒險但很有前途的事業。在投資前,把這筆錢從腦中勾銷,就可減少你的擔憂。如果這次投資成功,下次你就會投資更多的錢,憂慮也會更小。
冒險的次數越多,成功的可能性越大。然而,這并非意味著你把所有的存款都投資于某一項目。拿出你存款的一部分投資,具體數額根據你的情況而定,下足夠的本錢,你就會覺得自己在真正的冒險,并能從中嘗到甜頭。冒險是致富不可分割的部分,認清這個事實,你就會走在想“安全致富”的人的面前。
智能——創業者駕馭事業的第三把金鑰匙
現在是什么時代?叫知識經濟時代。所謂知識經濟是指在經濟活動中,知識作為一種生產投入,越來越比原材料、資本、設備、勞動力還要重要。競爭是什么?實質上是知識、智能的競爭。有了知識,有了智慧,沒有錢的可以有錢,有錢的可以掙大錢;沒有知識缺少智能,沒錢的會更沒錢,有錢的也會沒錢。
美國微軟公司的比爾·蓋茨,當初成立時只有3個人,一種產品。可不到20年,他成為世界級富翁,資產達到1500億美元。他的財富不僅連續3年榮登世界榜首,而且增值速度最快。近一年來,平均每周增值4億美元,其產值比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的總和還多,當今世界,無一處不在使用比爾·蓋茨的智慧,把世界推向了一個新時代,也可以說,他已成為知識經濟時代來臨的標志。比爾·蓋茨成為世界級富翁并非偶然,因為他吸吮的知識也是世界級的:系統地從過去和當前的研究項目與產品中學習,不斷查找和無情揭露問題,擊敗舊我,明確前進方向;從各種信息反饋中學習,每年跟蹤調查800家企業,分析市場占有率;將用戶意見當作求之若渴的學習來源,為此,用戶在90天內打來反饋電話的費用由公司支付;從各個組織間的聯系及交流中學習。請看,這樣的知識面,這樣不斷豐富知識,增長智慧的方法還不是世界級的嗎?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就是財富,智能就是金錢。當然,這里所說的知識,不是指那種與所從事專業毫無關聯的死背硬記的書本上的內容,而是指能與你所從事的工作緊密相關,并在特定領域形成某種能力的各類知識。
企業規模越大,企業決策的難度也越大。面對企業發展,有的創業者便感力不從心,甚至貽誤商機。究其病因是知識不足。所以,現在一些企業老板被迫學習進修,苦練內功,目的在于擴展知識視野,提高自身素質,以適應知識經濟的挑戰。顯然在21世紀的中國要創大業,賺大錢,沒有相應的知識水平是不可能的。
人和——創業者攀登事業高峰的第四把金鑰匙
靠單槍匹馬致富的機會很小。巨大的財富通常是有經濟頭腦的人同多才多藝的智者通力合作的成果。例如美國的威廉斯·H·克萊爾,他設計了第一個空調裝置系統,并在6位工程師的幫助下創辦了克萊爾公司,他擔任這家公司的總經理達33年之久,在此期間,他從這些工程師身上得到不少幫助。
我的一位朋友是私營企業的老板。這些年,他的企業面對激烈競爭,卻始終立于不敗之地。與他探討其中奧秘,他深有感觸地說:不論是企業的競爭,還是市場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誰的企業擁有優秀的人才,并使這些人才心甘情愿地為企業服務,誰的企業就會興旺發達。而要讓你的員工“九牛爬坡,個個出力”,就必須真心善待他們。你做好他們想做的事情,他們才會做好你想做的事情。創業必須具有處理人事關系的技能。這里的“人事”技能,是指管理人員作為組織的一分子,做好本職工作并帶領手下人員發揮合作精神的能力。這一技能要求管理人員在處理事情和人際關系時,要把握好分寸。顯示在個人了解他的上級、下級和同等地位的人的能力上(并認識到他們對他的了解);又表現在個人對待這些人的行為上。一個“人事”技能出眾的人,知道自己對其他個人及團體持有什么態度、想法和信念,善于領會別人的言語和行為究竟表達什么意思,也同樣善于通過自己的行為按照別人能接受的程度,把自己的意見傳達給別人。
“人和”有助事業成。中外的通例都表明,搞好內部人際關系,是影響經營成敗的一個關鍵性問題,而要使企業做到“人和”的出發點,則是對員工的尊重和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