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至4日,第四屆正官莊杯世界女子圍棋最強戰(zhàn)在北京結束了第一階段的較量。最終中國先鋒王祥云初段勢如破竹四連勝。為中國隊衛(wèi)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來沒有想過連勝”的王祥云一個人就結束了第一階段的比賽。但她并沒有被夢幻般的結果砸最:“我覺得……一切都來得太突然了。能夠連勝,只能說我狀態(tài)比較好,發(fā)揮得不錯吧。”
日本美女軍團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和在男棋手之間進行的農心杯三國圍棋擂臺賽一樣,每次正官莊杯照例會在賽前舉行精彩熱鬧的“前夜祭”,這也是記者近距離接觸三國美女棋手的絕佳機會。
在前夜祭當晚的宴會上,由知念薰四段、萬波加奈三段、大澤奈留美三段等女棋手組成的日本隊成為“謀殺”記者膠卷的“主力軍”,算是在棋盤外先贏了一分。若論個中原由,除了日本女棋手注重個人形象,在衣著打扮方面確實要比中韓兩國女棋手勝出一籌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日本隊和韓國隊不同,出國比賽時從來不會將所有隊員留在客場為上陣的隊友助戰(zhàn),前夜祭后只留下兩位第一階段必備的選手,其他人則立即動身回國。因此,要想拍到知念薰等美女兼臺柱的照片,前夜祭就成了惟一的機會。
本來,各代表團做怎樣的行程安排都無可厚非,日本方面也可以國內賽事日程密集來解釋這一“傳統”。但就算羽根直樹、高尾紳路這樣的日本頂尖男子棋手確實分身乏術,無法抽出一周的時間在現場支持隊友,難道日本女流棋士也忙到了隊友在國際賽事激戰(zhàn)正酣時,國內還有比賽需要她們奔波征戰(zhàn)的地步么?看來,在對國際棋戰(zhàn)的重視程度以及團體意識上,日本與中韓兩國之間的確存在著不小的差距。除了逐漸落后的技術水平外,日本圍棋在國際比賽中之所以會陷入“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的境地,這一點恐怕就是最大的原因了。
韓國青春 日本成熟 中國繽紛
韓國女棋手普遍身材嬌小,再加上她們不約而同地喜歡穿著比較卡通的服裝,以至于有記者第一眼看見韓國隊女棋手坐在一起,就笑稱“少女兒童團來了!”相反地,日本女棋手在晚宴上則清一色著白色洋裝套裙,個個正襟危坐,臉上擺出端莊矜持的微笑,令人不禁生出“只可遠觀”的感觸來。尤其是已為人母的美女知念薰四段,當記者把她團團圍住想要拍下幾張養(yǎng)眼的照片時,知念處變不驚地把頭稍稍偏向主席臺方向。初看她只是在關注臺上的文藝表演,實際上已巧妙地“封殺”了所有的鏡頭角度。除非你直接站到她面前去,否則難以拍到正面的照片。眼看一個個同行飽受困擾的樣子,筆者不得不感嘆“中國媳婦”(知念薰是臺灣旅日棋手楊嘉源九段的夫人)果然是秀外慧中,鋒芒暗藏。
和日本、韓國兩隊相比,中國隊新老結合的陣容明顯缺乏“統一”的風格。
大會介紹參賽棋手時,輪到中國隊范蔚菁初段上臺,十八歲的她還是一副稚氣未脫的樣子,目測的話頂多十三四歲;現場的氣氛使她又有點緊張靦腆,那副可愛的模樣不僅逗笑了臺下的嘉賓和記者,連她身后的日本隊、韓國隊棋手也都忍俊不禁。
徐瑩五段的出場更加戲劇化,兼任大會司儀的她在搭檔王元八段念出自己的名字后,從原本無人注意的主持入臺處一路小跑上臺。在場的所有來賓紛紛大笑鼓掌,而缺少主持經歷的日韓女棋手則紛紛露出羨慕的神色。等到中國隊的隊員在臺上聚齊,年輕的王祥云、范蔚菁與成熟美麗的徐瑩及一身唐裝的芮乃偉各具風采,說中國隊是三國中最繽紛的一支參賽隊伍絕不為過。
或許和本國前輩在一起會感到壓抑,日本隊的可愛型美女萬波加奈在接下來幾天的觀戰(zhàn)過程中經常和年齡相仿的韓國棋手李多慧三段在一起擺棋,而不愿意與本隊的新海洋子五段共同研討。不過令人感到困惑的是,不知萬波加奈和李多慧究竟在用日語還是韓語交流?隨著兩人在比賽中先后出局,筆者也錯過了解開這個疑問的機會,看來只有等下次正官莊杯賽再向她們問個明白了。
女棋手臺上PK,男棋手場外暗戰(zhàn)
韓國圍棋現在是世界第一,這一點已經毋庸置疑。且不說男子圍棋,即使王祥云在本屆比賽上一鼓作氣四連勝,中國棋院副院長華以剛八段也仍然冷靜地表示:“這不能證明中國新一代女棋手的水平已經超過韓國女子圍棋。”撇開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的本屆比賽不談,在賽場外不起眼的“暗戰(zhàn)”中,筆者也深切地感覺到,就整體水平而言,韓國圍棋確實已經把我們甩在了后面。
本屆正官莊杯賽第四局,王祥云執(zhí)白迎戰(zhàn)韓國李多慧三段。棋至中盤,王祥云取得了明顯的優(yōu)勢,只要右邊一塊白棋能夠清楚活出,那么遭受攻擊的中央黑龍就已危在旦夕。頑強的李多慧開始動手糾纏右邊白棋,這時筆者從新浪網直播室中看到,韓國方面擔任網絡解說、名不見經傳的趙大賢九段馬上指出“白棋已經活了”。隨后又經過了幾手交換,當黑123打吃白一子時,趙九段又評論道:“這個打吃的方向很微妙,好像李多慧故意在找臺階認輸似的。”很顯然,此時韓國方面已經確認了中腹的變化,認為王祥云獲勝只是時間問題。
令人意外的是,當筆者離開電腦來到觀戰(zhàn)的范蔚菁初段、賈倩初段等中國女棋手面前時,發(fā)現她們仍然在七嘴八舌地討論著這一帶的變化。對白棋是否能活她們的意見并不統一,甚至有人認為王祥云很危險。如果只是年輕女棋手判斷不夠準確的話還情有可原,但特地前來觀戰(zhàn)的少壯派棋手張學斌四段在加入研討后,一時之間也沒有得出正確的結論,令筆者頗為不解。
這一場景令人聯想到,在剛剛結束不久的LC杯世界棋王戰(zhàn)半決賽當天,古力和李世石鏖戰(zhàn)到最后時刻,韓國方面負責解說的“杏賢研究會”(包括崔哲瀚九段、金成龍九段、金主鎬六段等人)得出“古力盤面10目優(yōu)勢不動,李世石敗局已定”的結論并開始收拾棋子時,筆者的同事卻從現場傳回消息,稱馬曉春九段、羅洗河九段等中方高手認為形勢微細,結局可能是半目勝負,甚至有人感覺李世石稍好。一時間筆者驚詫不已,因為在官子階段職業(yè)棋手間的判斷差距如此之大是非常少見的。據稱,當馬曉春九段仔細地數完子并最后確認古力勝定時,古力已經贏得比賽進入研究室,并且站在他背后有一段時間了。雖然多次與冠軍獎杯擦肩而過的經歷與對勝利的極度渴望可能造成了高手們的過分謹慎,但場外的多次反差不能不讓人感嘆韓國棋手的基本功確實更為扎實。

第一局
黑:金恩善二段
白:王祥云初段
共224手白勝2目半
白64緩手,此時應點人黑右上角,中腹一塊白棋并不是受攻之形。
黑73開始拼命,77、79極力攪亂局勢,黑通過攻擊在上邊成空。
至官子階段局勢已很細微,白搶到174的立后確保了勝局。

第二局
黑:王祥云初段
白:新海洋子五段
共234手黑勝四目半
黑25、27后下方形成模樣。
新海洋子以白32選擇對圍,黑33得以跳起,黑成空效率高。
黑59圍時,白60、62過于溫柔,可考慮打入下方黑空。
白64、66扳粘敗著。
此處落了后手,被黑67以下輕松逸出,白空已不夠。

第三局
黑:李多慧三段
白:王祥云初段
共138手白中盤勝
黑23追求效率。
白24上扳隨手,因此時征予有利,白下扳的話黑很難應。
黑33棋形不正,留有隱患。黑51也應在左一路跳。
黑67應在74位退,實戰(zhàn)白走厚后黑中腹極其危險。
白138出手,黑大龍憤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