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石油價格走勢及其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正成為人們熱烈討論的焦點問題,世界各國也紛紛出臺了一系列的應對策略。但我們能否從中國的具體國情出發,考慮得更長遠一點,再深入一步,即設法引入高油價帶給中東的巨額石油美元,以彌補原油價格上漲給中國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
中東石油美元劇增
去年以來世界原油價格飆升給中東產油國帶來了意料之外的滾滾石油美元。盡管很難全面計算中東石油到底帶來了多少石油美元,但可以肯定的是數量不會小。據美林公司和凱捷公司今年夏天的報告估計,從2003年到2004年,中東富豪控制的資本就增加了28.9%,達到1萬億美元。據國際金融協會估算,海合會6個成員國的石油出口收入今年達2910億美元,較2004年增長49%,2006年將達3050億美元,它們的海外資產在2005年和2006年將增加3600多億美元。該協會還預測,僅沙特一國在2004年至2006年間的石油美元收入就超過其在整個20世紀90年代賺到的錢。就今后幾年來講,預計中東財富的增加速度至少在2009年之前要高于世界其他地方,個人財富每年增加9.1%。
中東掀起投資新潮
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9月4日報道,由于原油價格上漲,中東地區的企業、政府和許多家庭賺了個盆滿缽溢,從而點燃了他們向歐洲、亞洲和美國開展新一輪投資的興趣。
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中東曾經一度成為“世界頭號資本輸出者”,阿拉伯國家的海外資產估計約達13000億美元,其中80%屬于海灣國家。這筆巨大的海外游資長期在美、歐等國際市場上尋求投資機會,主要是美國的房地產市場。但在發生“9·11”事件之后,美國與阿拉伯各國的關系發生了一定變化,約有超過2000億美元的資本離開了美國市場,轉而尋找世界上更好、更安全的投資場所。
眼下,新增的巨額石油美元大部分留在了當地,促進了本地區資本市場繁榮。沙特正在募集社會福利資金,增加石油勘探和煉油能力。科威特、阿聯酋等國則主要投資在房地產和股票市場。但是,畢竟本地區的投資是有限的,而且隨著美元匯率持續下滑,中東富國的石油美元收入勢必大打折扣,因此許多中東投資者希望實現投資多元化,紛紛把目光投向海外。包括中歐、土耳其和亞洲。作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市場和吸引外資最多的國家,中國也正日益受到中東各國的重視,成為他們考慮的投資對象國之一。
中國需要中東石油美元
世界上各大銀行,包括花旗銀行和摩根大通公司都在努力吸引中東投資者。歐洲的政治家們也對吸引中東資金興趣濃厚,包括德國總理施羅德今年初跟迪拜銀行簽署的合作協議。
中國現代化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就拿西部大開發來說;這是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大戰略問題,也是一個長期的艱巨任務。整個西部大開發需要的資金恐怕要以數萬億元計。這佯大量的資金投入,必須有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渠道。
西部作為中國穆斯林聚居區,同中東阿拉伯穆斯林剛家有著天然的聯系,友好往來關系源遠流長,具有較強的吸引力。阿拉伯世界伊斯蘭銀行的宗旨是優先向伊斯蘭國家和地區提供援助。他們向伊斯蘭地區提供的貸款不收利息,原則上爭取直接投資形式,共享經營成果。因此,西部大開發不但需要中東石油美元,而且有條件吸引中東石油美元。當然,在具體引進中東石油美元的過程中,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可以由政府牽頭,也可以由中阿企業聯手,甚至私人合作。
(作者為上海外國語大學東方語學院講師,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