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膳食療是祖國醫學中的瑰寶之一,許多疾病都能通過藥膳加以調理,甚至起到極好的輔助治療作用。藥膳對瘙癢癥也有很好療效。瘙癢癥不是什么大病,但患有這種病的人卻經常不得安寧,尤其是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瘙癢程度好像更甚,不但睡不安穩,甚至導致精神狀態不佳。可按以下四類不同征型施予食療方。
◎氣血虧虛型
此型患者皮膚瘙癢在夜間尤甚,寒熱之交或氣候突然變化等情況下突然誘發或加重。可選擇下列各方。
黨參黃芪當歸牛肉湯
原料:鮮牛肉500克,黨參50克,黃芪30克,當歸500克,大棗3枚,防風10克,食鹽、紹酒適量。
制作:將牛肉切成小塊,放入開水鍋氽透,撈出倒在沙鍋內煮,原湯去掉浮沫,清湯倒入沙鍋。將黨參,黃芪洗凈切成薄片,和防風、當歸、大棗一齊放入沙鍋,用旺火燒開后,小火燉爛牛肉,加入食鹽、紹酒適量即可食用。
此方適用于體質瘦弱、氣血虧虛的皮膚瘙癢者。
黃精蟲草甲魚湯
原料:甲魚500克,冬蟲夏草20克,龍眼肉30克,黃精15克,雞湯1 000克,火腿肉20克,紹酒、食鹽、香油各適量。
制作:首先將甲魚去頭,放干血,入開水鍋煮半熟,放涼水中去掉蓋骨和內臟,洗干凈,剁成塊,在開水鍋內煮透撈出,洗凈。然后把冬蟲夏草、黃精、龍眼肉洗凈,火腿肉切片,與甲魚一起放入沙鍋中,加入雞湯、紹酒、食鹽,用旺火燒開,蓋上蓋,小火燉爛,加入食鹽、香油,即可食用。
此方善滋陰補血,適用于氣血虧虛,但以血虛為甚者。
◎血淤阻滯型
此型多見于婦女,且不分季節。瘙癢多見于脅肋、腰圍、足背等受擠壓部位,甚至有色素沉著。患者可選擇下列各方。
丹參益母雞塊
原料:益母草30克,母雞500克,丹參30克,雞血藤15克,香醋10克,紹酒、食鹽、香油適量。
制作:將益母草洗凈切碎,雞血藤、丹參放入鍋內加適量水,上火燉成丹參益母草湯,用紗布過濾備用。將雞宰殺后,剁成雞塊,放入盆內加適量醬油腌10分鐘,炒勺上火后加入適量油,把雞塊炒成八成熟后,去掉油,原勺放入紹酒、食鹽,加入益母草湯,慢火燉爛后即可食用。
玫瑰月季花湯
原料:月季花10克,玫瑰花10克,玳玳花10克,冰糖30克。
制作:將月季花、玫瑰花、玳玳花洗凈,放入沙鍋內,加水400毫升,加入冰糖煎化后,用潔凈紗布過濾,晾溫,分三次服用。女性月經期慎用。
◎濕熱下注型
此型多見于肛周、女陰、陰囊等部位,瘙癢為陣發性,夜間癢甚,磨擦、潮濕、出汗等均可成為誘因。多突然發作,瘙癢劇烈,往往抓至出血疼痛而癢減。患者可選擇下列各方。
木瓜薏米鯉魚湯
原料:木瓜15克,赤小豆30克,薏米50克,鯉魚500克,白糖10克,味精、紹酒、香油適量。
制作:將薏米、赤小豆洗凈加清水放入鍋內煮熟。把鯉魚剖殺干凈,兩面切成十字花刀,放開水中燙一下撈出。炒勺內加豬油 50克,燒熱放紹酒、醋、味精、清水1 000毫升,燒開,加入薏米、木瓜、赤小豆、鯉魚,慢火燉熟透,即可食用。
◎陰虛發熱型
此型多發生在陰傷液耗之后,皮膚干枯不潤澤,癢感要搔至皮破血流為止,繼而灼熱燙手。患者可選用下方。
沙參麥冬冰糖湯
原料:沙參30克,麥冬15克,玉竹15克,石斛10克,淮山30克,地骨皮10克,冰糖50克。
制作:先將沙參、麥冬、玉竹、石斛、淮山、地骨皮加水500毫升,慢火煎至250毫升,冷卻后用紗布過濾,加入冰糖,分3次飲用。
提示:除了采用上述治療方外,對皮膚瘙癢還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皮膚瘙癢有可能是其他疾病早期的一個信號,所以要盡可能及早找出原因,積極治療。如糖尿病前期多有皮膚瘙癢征狀。
2.慎食辛辣、煙酒、易發之品,多吃蔬菜。
3.正確對待疾病,保持輕松樂觀的情緒。
4.忌用熱水燙洗,忌用粗糙物品搔抓磨擦皮膚,宜用中性肥皂洗浴。
5.內衣以柔軟棉織品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