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期是人一生中成長發育最快最關鍵的時期,嬰兒越小,相對體重而言的營養素需要量就越高。同時由于嬰兒體內營養素的儲備量相對較小,適應能力也差,一旦不能及時合理地攝入營養素,短時間內就可明顯地影響嬰兒的發育過程。世界衛生組織規定,6個月內嬰兒的母乳喂養率應達80%,但在我國由于就業、剖腹產等多種因素影響,母乳喂養率僅有30%左右,4個月以內的純母乳喂養率則更低。因此,如果采用混合喂養或完全奶粉喂養的方法,家長必須選擇品牌信譽度高、質量相對可靠的嬰兒配方奶粉。
首先,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嬰兒期的營養需要。
熱量 正常嬰兒出生時需要的熱量約為每日每千克體重418~502千焦,以后隨月齡的增加而逐漸減少,1歲左右時減至335~418千焦。
蛋白質嬰兒蛋白質的需要量為每日每千克體重3克左右,因為喂養方式的不同而略有差異。比較重要的是,組氨酸和牛磺酸等對于成人來說是非必需氨基酸,而對于嬰兒來說則是必需氨基酸,必須保證攝入量。
脂肪嬰兒神經系統的發育需要必需脂肪酸的參與,所以由必需脂肪酸提供的熱量不應低于總熱量的3%。
碳水化合物嬰幼兒期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占總熱量的50%~55%為宜。新生嬰兒除淀粉外,對乳糖、葡萄糖、蔗糖都能消化,由于嬰兒乳糖酶的活性比成人高,所以對奶中所含的乳糖能很好地消化吸收。
礦物質及維生素4個月以前的嬰兒應限制鈉的攝入,以免增加腎負荷以及誘發成年高血壓。鐵缺乏是嬰兒最常見的營養缺乏癥,用配方食品喂養的嬰兒可以適當地補充鐵劑。另外,保證嬰兒維生素A、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D的攝入也很重要。
水建議每日每千克體重供給水150毫升。
在了解了寶寶的營養需要之后,再來看一下嬰兒配方奶粉的分類和選擇。正規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除強化了嬰幼兒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外,還調整了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是一種營養物質全面,有利于嬰幼兒消化吸收的食品。現在,市場上嬰兒配方奶粉大多可分成4類:
早產兒奶粉早產兒因未足月出生,消化系統發育差,此時仍以母乳喂養最為合適。如果人工喂養,要使用專為早產兒設計的配方奶粉,待早產兒的體重發育至正常,才可更換成嬰兒配方奶粉。
嬰兒配方奶粉分為嬰兒配方粉和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粉兩種。
1.嬰兒配方奶粉:適于0~12個月齡嬰兒食用。
2.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奶粉:適于6~36個月齡嬰幼兒食用。較大嬰兒奶粉多為6個月以上的寶寶設計,營養含量較嬰兒配方奶粉高,蛋白質含量也較高。其實,一般的嬰兒配方奶粉可供應寶寶至1歲,一般不會有營養缺乏的現象,且此階段的寶寶開始食用輔食,不一定要更換成蛋白質含量較高的、較大嬰兒配方奶粉。
免敏配方奶粉又稱為黃豆配方奶粉。此配方奶粉不含乳糖,是針對天生缺乏乳糖酶的寶寶及慢性腹瀉導致腸粘膜表層乳糖酶流失的寶寶設計的。寶寶在腹瀉時可停用原配方奶粉,更換此配方奶粉。但要注意的是,待腹瀉改善后,若欲換回原嬰兒配方奶粉時,需以漸進式添加奶粉方式進行換奶。
水解蛋白奶粉又稱為醫瀉奶粉。此配方奶粉中的營養成分已經事先水解過,食入后不必經腸胃消化即可直接吸收,含渣量少或無渣,可減少寶寶的糞便量,多使用于急性或長期腹瀉的嬰幼兒。
若不能進行母乳喂養,嬰幼兒可食用嬰幼兒配方奶粉,不僅可以預防佝僂病、軟骨病、發育遲緩、惡性貧血、缺鐵性貧血、敗血癥等疾病,還能促進視力、智力、神經系統的發育。消費者在選購此類產品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看包裝上的標簽標志是否齊全,包括廠名、廠址、生產日期、保質期、執行標準、商標、凈含量、配料表、營養成分表及食用方法等項目。
2.看營養成分表中標明的營養成分是否齊全,含量是否合理。其中熱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A、D、C、部分B族,微量元素如鈣、鐵、鋅、磷等是否標明。
3.用手捏著奶粉包裝袋摩擦,真奶粉質細,會發出“吱吱”聲,呈天然乳白色,聞起來有特有的奶香味。如包裝袋漏氣、結塊兒一定不要購買。
4.要看產品的沖調性和口感。質量好的奶粉沖調性好,沖后無結塊,液體呈乳白色,品嘗奶香味濃,而質量差或乳成分很低的奶粉沖調性差,品嘗奶香味差,甚至無奶的味道。另外,淀粉含量較高的產品沖后呈糨糊狀,不要購買。
配方奶粉從成分上最接近母乳,是母乳之外最適合寶寶的代乳品。對于快速成長的嬰兒來說,在不能母乳喂養的時候,應該選擇母乳化奶粉作為代用品。全脂淡奶粉、全脂甜奶粉、脫脂奶粉、低脂奶粉等產品因為沒有按照嬰兒的營養要求進行配方改善,都和鮮牛奶一樣不能滿足嬰幼兒的營養需求,并不適合嬰幼兒食用。另外,要根據嬰幼兒的年齡選擇合適的產品。如嬰幼兒對動物蛋白有過敏反應,應選擇全植物蛋白的嬰幼兒配方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