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寶與八寶飯八寶飯是春節甜點之一。關于“八寶”,傳說是唐代中期多戰亂,有一真如尼姑夢中到天宮,得玉帝召見,賜給她八種寶物:如意珠、紅韉鞴、瑯垤珠、玉印、一對皇后采桑鉤、兩把雷公石斧。并說:“下界交給皇帝,可以鎮邪息亂。”真如抵京長安,拜見肅宗皇帝,時肅宗李亨身染沉疴,危在旦夕,遺命太子李豫以此八寶治理天下。此后,兵革漸偃五谷豐登,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后世名為八寶,取意吉祥。
春節吃八寶飯是為了更加強化喜慶濃郁的年味兒。八寶飯也叫八寶甜飯,它同樣是漢族民間傳統風味食品。還有傳說是宋代有一位將軍在一場激戰后兵敗潛逃,他脫掉了盔甲,換上一身布衣,不敢走大路,專門抄小道,盡往沒人的地方走。幾天后,他饑寒交加,昏倒在一個破廟里。時逢冬日,風狂雪大,正在將死未死之際, 忽覺耳朵巨痛,原來是一只老鼠把他當作死人,在大快朵頤。他又氣又恨,不知那來的力氣,追鼠掘巢,竟然在鼠穴中得到老鼠過冬的口糧數捧,內有大米、小米、紅棗、蓮子等八樣。他用香爐為鑊,將其熬成一鍋飯,饑不擇食,一氣吃下,終得活命。后人為紀念此事,年年皆用此八樣做飯。傳至后世民間,通稱之八寶飯。流傳國內各地,做法大同小異,風味各具特色。
天津豆沙八寶飯將糯米用清水淘凈,再加清水浸沒泡半日,撈出,瀝水,加適量水入鍋旺火蒸熟。另取一只砂鍋,加少量烹調油,搖勻,再將蒸熟的糯米倒入,加入白糖,在文火上翻炒,使白糖融合均勻,至米粒晶瑩透亮,松散不粘,離火。再取一只碗,內涂一層烹調油,將蜜餞果脯切碎放在碗底,如京糕條、冬瓜條、青紅絲、蘋果脯、青梅塊、桂圓肉、龍眼肉、核桃仁、蓮子肉等。再將炒糖的熟糯米放入碗中,在中間挖一個小凹坑,約占糯米量的五分之一,放入桂花豆沙餡,填滿,壓實,用糯米封口蓋住。再放入鍋內蒸1.5~2小時,離火,取出,倒扣在盤中,即可食用。還可以用水淀粉,加少許白糖、桂花調勻,加水上火勾成薄芡,趁熱澆在糯米飯上。或者用杏仁霜沖熟調汁,趁熱澆在八寶飯上,自然流勻。風味特點是色艷味美,飯餡甜香。
北京果脯八寶飯將薏仁米、扁豆、蓮子、紅棗等用清水洗凈泡軟,另將核桃仁炒熟、切碎,再將糯米淘洗干凈蒸熟。取一只大碗,內涂少許豬油,再將青梅、桂圓、紅棗、核桃、蓮子、扁豆、薏仁米等擺在碗底,放上熟糯米飯和白糖,上鍋復蒸25分鐘,取出倒扣在盤中,即可食用。風味特點是光澤色艷,口味香甜。
上海豬油八寶飯將糯米淘洗后加水蒸熟,拌入涼豬油、白糖、桂花,另將蓮子、紅棗、薏仁米、冬瓜條、蜜櫻桃、桂圓肉、瓜子仁等果料蒸熟,備用。在一只碗內,先放入果料,再加入糯米壓實。另取一只扣盤子上,涂上少許糖鹵汁,將飯倒扣在盤,再澆上糖鹵汁即成。風味特點是色澤光潤,入口黏滑,果香透味,略帶咬勁。
南寧清補八寶飯將糯米洗凈泡濕,拌以食用油、綠豆、百合、蓮子、白果、蜜棗、山黃皮、冬瓜糖等近十種清補原料,蒸熟即成。以其香溢軟滑,甜而不膩著稱。
另外,還有蘇州百果八寶飯、杭州荷香八寶飯、紹興干煎八寶飯及荊州散燴八寶飯等,選料不同,做法各異,都融入了地方食俗,展示出風味特色,豐富了中華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