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酒的功效是不容置疑的,然而,在生活中以藥酒代替食用酒飲用十分普遍,這樣除了造成藥品浪費以外,還易引起不良后果。
藥酒和其他藥物一樣,是一種不同劑型的中成藥,藥酒是以白酒或黃酒為溶液,與不同中藥混合浸制而成的。藥酒主要是用于風濕疼痛,跌打損傷或體虛補養等,如風濕藥酒、虎骨酒、十全大補酒等。
藥酒是用來治療疾病的,有些配方固然可以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但首先必須明白,無論延年也好,益壽也好,都是以治病為前提的,只要治好疾病,自可延年益壽。無病服藥,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藥性皆偏,治療疾病就是依靠這種偏性的藥物來完成的。偏性之藥施于無病之身,陰陽平衡遭到破壞,就能造成嚴重的副作用。而目前恰恰存在這種現象,有些人本健康無病,卻以藥酒“充饑”,以為既可解酒癮,又可養身體,其實是一種十分錯誤的認識。
用藥酒代替食用酒,不明藥理者大有人在,所以很少有人知道其中的害處。如長期飲用虎骨酒,就有可能導致腦溢血而偏癱;長期飲用三鞭酒,有可能導致陰虛陽亢而腎氣大衰,性機能減退。
甚至有人還喝外用藥酒,以致藥酒不僅沒有發揮應有的療效,反而有損人體健康。藥酒本身就是藥,將其等同于白酒是非常錯誤的。酒性辛熱,一般白酒、曲酒飲用過量,尚且危害深重,更何況是藥酒。為此,有關專家為“藥酒迷”們提出以下忠告:
1.認清功效。通常藥酒分為治療型藥酒和滋補養生型藥酒兩類,前者有特定的醫療作用,主要依據醫生的處方或經驗方配制,有著顯著的治療效果,但市場上常見的藥酒則以后者為主,一般都具有養生保健的作用,只有少數一部分才能為日常使用(如主要含有枸杞、黃芪的藥酒等)。
2.吃飯時不直接飲用。通常情況下不能在吃飯時服藥,藥酒的服用同樣遵守這一規則,吃飯時喝酒不僅會對消化道產生刺激,還會影響藥效的發揮。
3.服用藥酒須控量。大量服用藥酒的后果與過量服用藥品相同,將嚴重影響身體健康,長此以往無異于慢性自殺。治療性藥酒服法須遵醫囑,滋補養生類酒的最佳服用量以每天50克~100克為宜。
4.藥酒不見得能壯陽。許多人認為藥酒能壯陽,專家指出:市面上的壯陽藥酒有些服用后短期確有壯陽效果,但是有些男性病并不是因為腎陽虛引起,盲目服用的后果只能使病情加重。
5.選用藥酒量體而行。中醫認為:體形消瘦的人偏于陰虧血虛,容易生火、傷津,宜選用滋陰補血藥酒,體形肥胖的人偏于陽衰氣虛,容易生痰、怕冷,宜用補心安神的藥酒。
另外,專家認為:身體沒病最好不要服用藥酒,尤其是青少年。確實想飲用藥酒最好事先咨詢醫生。
由于藥酒以酒泡制而成,所以對酒有禁忌的病患同樣不宜服用藥酒。如:肝病、高血壓、冠心病、中風患者、育齡夫婦、骨折、孕婦、乳母、對酒精過敏及皮膚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