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已婚女性都有一種遭遇:婚前不知道什么是婦科病,婚后卻讓什么陰道炎、宮頸炎、盆腔炎等婦科病纏上了身。有些女性在被檢查出有宮頸糜爛后還一臉的疑惑,不停地問醫生:我怎么會得這種病?
其實婚后得上婦科炎癥并不奇怪,但許多人容易忽略自己的病,即使身體有了不適,只要不影響吃、喝,就不當回事,也不去看醫生。就這樣,小病遷延成大病,輕病釀成重病,這才會在面對醫生的結論時一臉困惑。
慢性宮頸炎發病率高
據衛生部門統計,在早期宮頸癌患者中,有宮頸糜爛的婦女要比無宮頸糜爛的婦女發病率高約7倍。慢性宮頸炎(又稱宮頸糜爛)發病率約占已婚婦女的 60%以上,慢性宮頸炎又是誘發宮頸癌的重要原因。
宮頸糜爛早期治療十分必要。輕中度的宮頸糜爛可用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是目前治療宮頸糜爛最有效的方法,如微波、電凝、電灼、冷凍、激光等。
有些女性經常會出現外陰瘙癢,有時難以忍受,不得不用力搔抓,但仍不能有效緩解。陰部皮膚因搔抓損傷,可引起繼發感染,局部皮膚出現苔蘚型肥厚或硬化,有的色素減退、變白,甚至有發展成癌瘤的可能,所以對此不可掉以輕心。通常情況下,瘙癢是一些疾病的表現,任何一種多量的刺激性白帶,或持續性陰道排液,都可能引起陰道瘙癢,最常見的有滴蟲、霉菌感染。遇到這種情況,要及時檢查,治療時要給以全身和局部用藥。需要說明的是,遇到這種情況,男女雙方都要接受檢查、治療,以杜絕交叉感染。
輸卵管最易患病的部位
輸卵管又稱人類的“鵲橋”,是女性生殖器的隘口和要道,地位很重要,但也容易遭受到病菌的侵襲,入侵后會造成不孕或其他病變。
輸卵管容易患的病有:輸卵管炎、輸卵管結核等。當出現炎癥、結核,尤其是慢性輸卵管炎時很容易引起輸卵管閉塞。管腔完全阻塞導致不孕;未完全阻塞者,管腔變窄,或者管腔內纖毛缺損影響受精卵在輸卵管內正常運行、中途受阻而在該處著床發育。由于細細的管腔不適合胚胎發育,隨著胚胎的逐漸增大,輸卵管膨脹,可造成輸卵管妊娠流產或破裂,就會出現一側下腹部撕裂樣疼痛、出血,隨著腹腔內急性出血及劇烈腹痛,出現休克。
輸卵管阻塞是可以治療的,用輸卵管通氣或通水等現代技術,或服用活血化瘀的中藥,復通大有希望。預防輸卵管阻塞,應積極防治結核病和婦科炎癥,定期做婦科檢查,才能及早發現病情并及時治療。
盆腔炎常見的疾病
盆腔炎是指女性內生殖器及周圍結締組織或盆腔腹膜發炎。炎癥可限于一個部位,亦可波及多個部位,按臨床表現分為急性及慢性兩種。
引起盆腔炎的原因有多種,如:
婦女生產或流產后感染分娩后產婦體質虛弱,宮頸口未很好關閉,如果分娩時造成產道損傷或有胎盤、胎膜殘留等,病原體侵入宮腔,容易引起感染;流產過程中陰道流血時間過長,或有組織殘留于子宮腔內,或手術無菌操作不嚴格均可發生流產后感染。
宮腔內手術操作后感染如放置節育環、刮宮術、輸卵管通液術、子宮輸卵管造影術、宮腔鏡檢查等,由于手術消毒不嚴格或術前適應癥選擇不當,生殖道原有慢性炎癥經手術干擾而引起急性發作并擴散。
經期衛生不良經期宮內膜剝脫面有擴張的血竇及凝血塊,為細菌的良好滋生環境,若不注意衛生,使用不潔的月經墊,經期性愛等均可使病原體侵入而引起炎癥。
鄰近器官炎癥的直接蔓延例如闌尾炎、腹膜炎等均可引起急性盆腔炎。此外還有慢性盆腔炎急性發作。
若急性盆腔炎治療不徹底則可轉為慢性盆腔炎,首先表現為不孕,腰骶痛,白帶過多,月經不調等。
盆腔炎急性期經積極治療,大多可以徹底治愈。急性期過去腹痛消失,仍需按慢性盆腔炎治療3 個月。物理治療對慢性盆腔炎效果較好。
婦科專家提醒廣大婦女,應定期做婦科檢查,及時發現疾病,防患于未然。
仰臥起坐有益防治婦科病
女性提高自身抵抗力和身體素質對治療婦科病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最近專家研究證明,仰臥起坐有利于預防、治療婦科病。
仰臥起坐可以通過三個方面改善身體素質,從而預防、治療婦科疾病。
首先,仰臥起坐能鍛煉腹部肌肉,使腹部肌肉收緊,更好地保護腹腔內的臟器。
其次,仰臥起坐還可以拉伸背部肌肉、韌帶和脊椎,并可以通過拉伸脊椎,調節中樞神經系統,從而改善身體的抗病能力。
最后,做仰臥起坐還可以鍛煉腹股溝。腹股溝有許多毛細血管和穴位,做仰臥起坐可以通過鍛煉刺激腹股溝的血管,加快血液流動的速度,從而治療和緩解婦科疾病。
專家建議,用鍛煉腹肌的方法治療婦科病,是個可行的好辦法。腰腹肌力量的加強對女人可以說有百利而無一害,從運動本身來講,30歲以下,仰臥起坐的最佳成績應為每分鐘45~50個;30歲最好做到每分鐘40~45個;40歲應做到每分鐘35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