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眼中,一旦說某男某女關系“曖昧”,便意味著是影射他們之間關系微妙,有見不得光的地方了。但我由于宣揚人性自由的東西看得多了,慢慢地覺得“曖昧”其實也沒什么大不了的。畢竟,那是人家的私事,各人都有選擇自己情感及生活方式的自由嘛。話又說回來,你不是當事人,你怎么就知道人家關系曖昧
這可是說話講求證據的年代,弄得不好,落個侵犯隱私抑或惡意誹謗的罪名,可就不合算了,所以,這里反倒替說人曖昧者捏把汗了。
話雖如此,但曖昧者有意無意中都是有目的的:
A.無求型
又分兩種,一種是當事人是單身,二人互生愛慕,卻又顧慮重重不敢表白,遂暗地里眉目傳情,借機表示好感,試探對方。話雖如此,看在他人眼里也帶上了“曖昧”的色彩。不過此種“曖昧”一旦條件成熟便會化為愛情,變得光明正大起來。
另一種便是“羅敷有夫,使君有婦”之類。當事人要么是夫妻不和,又在外發現自己心儀之人;要么是想在婚外尋求刺激,但又不可能與家庭決裂,只好展開地下活動。此種多被世人非議。
B.功利型
這類“曖昧”的典型表現是權色交易和錢色交易。權色交易的“曖昧”如前些日子轟動全國的成克杰案件,至于錢色交易,我想美女傍大款的事例我們都見得不少了。
這類“曖昧”的特點便是范圍大影響深。
C.游戲型
筆者有幾位女友,平日愛上網聊天,在網上認了一堆的哥哥,閑暇便排著時間表去見面,倒也沒做出太出格的事,按她們的話:無非是想多見識異性、多感受一下異性的關懷,卻又不想被一個人套牢,這樣一來二去也免不了有人說他們關系曖昧。
D.報復型
有一位白領女士,因先前被一偽君子負了,從此把自己打扮得美麗無比,周旋于那些頗有成就的男人中間,千方百計博得他們的歡心,等到那些男子為她拋妻別子想與她結秦晉之好時,她卻揚長而去。此種曖昧,殺傷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