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姐今年剛剛24歲,身體一直很好。可從3個月前開始,不知怎么的,白帶一下子變得多起來。這下她慌了神:“是不是染上什么霉菌、滴蟲了?”但思前想后,自己一向是注意衛(wèi)生的,不可能惹上什么病的呀。她把自己的煩惱告訴了母親,母親聽后很不以為然,說這在女人身上是很常見的現象,吃點烏雞白鳳丸就行了。想想母親也是過來人了,經驗肯定比自己豐富,就按母親的指點做了。可兩瓶吃下去一點效果都沒有,估計中藥的效果也沒有這么快,她就又連續(xù)用了5瓶。這下“效果”是有了,但不是白帶過多的癥狀改善了,而是上火了,牙齦也出血了。這下她著急了,母親也沒了主意。經醫(yī)生檢查,發(fā)現她的病真的是由于霉菌引起的,使用烏雞白鳳丸一點用都沒有,反而把身體搞壞了。
烏雞白鳳丸的組成和適宜人群
像黃小姐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年輕女性中流傳著烏雞白鳳丸可以調經止帶、美容養(yǎng)顏的說法。那這些說法可信嗎?有理論依據嗎?烏雞白鳳丸又是怎樣的一種藥呢?
烏雞白鳳丸是古書《濟陰綱目》中大小烏雞丸的加減方,估計已有百年歷史。過去烏雞很珍貴,故只用于宮廷,如今烏雞已經普遍飼養(yǎng),因此,才在百姓中廣為使用。因為是成方,不論哪個廠家生產,其配方都是固定的。由烏雞、人參、黃芪、丹參、當歸、白芍、川芎、生地、熟地、甘草、制香附、鹿角膠、鹿角霜、銀柴胡、牡蠣、鱉甲、桑螵蛸、芡實、山藥、天冬等20味中藥制成。其中,黃芪、人參可益氣;鹿角膠、鹿角霜用來滋補肝腎;桑螵蛸用來溫補腎陽;當歸、川芎、白芍、生地,俗稱四物湯,用于養(yǎng)血;丹參、牡蠣、鱉甲用于活血、軟堅散結、滋陰及安神;銀柴胡、鱉甲有清虛熱之用;天冬是滋陰的良藥;山藥、芡實具有補脾、祛濕、固澀及止帶作用;制香附則是芳香理氣藥。
從組成成分來看,烏雞白鳳丸是補氣、養(yǎng)血、調經、止帶、陰陽雙補的成藥,使用范圍很廣,也恰恰因為這一點,該成藥在治療疾病方面針對性不強,也就是說,并非婦科特效藥。例如,月經不調是婦科常見病,雖然多數人癥狀相似,但起因卻不盡相同,可以由氣虛、陰虛內熱、肝熱等因素導致。通常中醫(yī)對于氣虛導致的月經不調,用補中益氣丸治療;對于陰虛內熱、即血熱導致的月經不調,用兩地湯治療;對于肝熱導致的月經不調,則用丹桅逍遙丸來治療。三者均不用烏雞白鳳丸。
女性白帶過多也分好多種,有腎虛帶下、脾虛帶下、濕熱帶下等。如果是單純脾虛,就要用補中益氣丸,用了烏雞白鳳丸效果反倒不好。腎虛帶下又分腎陽虛和腎陰虛兩種,腎陰虛用六味地黃湯治療,腎陽虛則用右歸丸來治療。濕熱帶下用易黃湯也比烏雞白鳳丸要好得多。如果患的是滴蟲性陰道炎而導致的白帶增多,那么吃再多的烏雞白鳳丸也沒用。中醫(yī)理論講究辨證施治,只有當體征與烏雞白鳳丸的功效相符時,才有效果,否則,只能用其他藥。這就是為什么有的人適合吃烏雞白鳳丸,有的人服后無效的原因。
至于烏雞白鳳丸的美容作用,也只有當服藥者正好屬于烏雞白鳳丸的治療范圍。比如說,患者臉上的色斑、色澤是由氣虛、血虛、陰虛、陽虛引起的,那么服藥后可能會有所改善,達到一定的美容效果。反之,如果皮膚問題是其他原因所致,服用烏雞白鳳丸則不會有任何效果。
總的來說,烏雞白鳳丸補陽虛成分多,滋陰成分少。只有氣血、陰陽兩虛者才適用這種藥。烏雞白鳳丸火氣較大,現代女性普遍體質偏陽,所以,用的時候一定要慎重。俗話說,是藥三分毒,不能因為烏雞白鳳丸是中藥,就認為沒有不良反應。倘若身體不適,一定要到正規(guī)醫(yī)院,請醫(yī)生診斷后,辨證施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