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號稱“無痕、無疤”
無疤、無痕、無痛,這些從科學的整形外科原則來說是做不到的。任何手術都會有創傷,只要動刀,哪怕最微小的手術:雙眼皮、整鼻子、墊下頜等等手術都有疤痕,只是有些高明的整形醫生把這些疤痕隱藏在一些隱蔽的地方。比如說:做雙眼皮就在重瞼線里面,做鼻子就在鼻腔里面,做下頜就在口腔里面,除皺拉皮就在發際里面,做隆胸就在腋窩里面。醫學上所說的“無創傷”原則是指盡可能減小這種創傷,而不是說沒有創傷。
冠以玄妙的詞藻或是大玩高科技概念
如“高分子雙眼皮”,實際上就是以埋進尼龍線完成的雙眼皮手術(目前雙眼皮手術僅有埋線和切開兩種方法),這與大醫院的方法毫無二致。又如基因(DNA)除皺,其實就是注射肉毒素(Botox)除皺,也有嫌棄“毒素”二字改稱生物素的,而“瘦臉素”指的也是這款產品。再如隨著光子嫩膚廣告的鋪天蓋地,為體現自己的優越性,又更名為“光量子”,讓消費者以為是繼光子之后的第二代技術,其實是瞄準時下熱門,自拉自唱。
片面夸大進口儀器的功效
比如說“進口體外超聲吸脂儀,能自動避開神經血管”。須知操作儀器的是人,吸脂效果關鍵還是看醫生的水平高低,這與操作簡單的皮膚治療儀可不同。
夸大治療效果
如“徹底消除瘢痕、妊娠紋”,真能做到應獲諾貝爾獎了。又如“術后年輕10年~15年”,不知以何為標準?再如“永不反彈”,醫學上哪有絕對的概念?最常見的是照片對比,經常利用光線、化妝美化治療效果,甚至直接使用電腦加工。
對整形材料加以花哨包裝
許多整形手術需要在人體內植入一些材料,一般醫生會推薦使用進口材料。面對這些掛著英文名字,并宣稱是用新技術、新材料生產的各種醫用材料,消費者大多是一頭霧水,不知道如何選擇。比如冒充高科技材料,取名為“納米骨鼻假體”,實際上就是普通的硅膠;比如冒充進口材料,明明是國貨卻打上“Made in USA”的字樣,有時候連字樣都不打;又如用外語蒙人,把硅膠說成是“矽力康”,實際是Silicone的音譯。
美化術后服務
宣稱“無效不收費”。常常出現在非手術豐胸(利用測量時尺子的松緊調節)、按摩瘦臉(壓迫自然會使肌肉組織短時間收緊,側臥一夜早上起來照鏡子便有此效果)等項目上。
低價位吸引。吸脂單價低廉,會在部位上多算出來找齊,或干脆吸不徹底而降低手術效果。
“終身維護”。整形在國內興起也就20多年,手術不當的很多并發癥會在很長時間以后才顯現,如果光顧的是小醫院的臨時外租門診,幾年后人去樓空,保障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