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不敢越霄池一步”家喻戶曉,顧名思義,當你欣賞到何金坤先生《塵世清言》,你就不得不佩服他,敢越雷池,直面社會的大無畏精神,從而引發你面對“滾滾紅塵”的思考,悟出許多做人的道理。
何金坤先生雖是我老鄉,可他在距安徽較遠的貴州青松卷煙廠工作,本無交往,今年年初緣于他在望江縣文聯《雷池》雜志上獲悉《雷池文化》征稿,并參加首屆“雷池杯”全國精短文學作品大賽,從其簡介上獲悉是我老鄉,他參賽的目的意在對家鄉文化事業的支持,表達游子情懷。爾后他在《雷池文化》復刊號上發了一個專版,并接受邀請擔任特約主編。從此我們書信、電話,你來我往成為“知音”。令人慶幸的是今年國慶節他因事攜賢妻回老家,我們相約謀面,他千里迢迢特地為我帶來特產——他廠生產的極品“天臺山”香煙,讓人盛情難卻,另一份特殊的禮物就是他精心設計并打印裝訂成冊的書稿《塵世清言》,雖只有8萬余字,由于字體較大,16K的紙達150余頁,很大氣,看上去就是一本份量不輕的書。他意在委托我交香港愛心出版有限公司出版,這是他接受該公司出版的《江改銀哲理詩》樣書之后做出的決定。我不由端祥著欣賞起來,其給我第一印象是為人謙虛,辦事嚴謹,文如其人。從他的《自序》和《后記》中我更加了解到他并非等閑之輩,他不僅是退伍軍人,也是位反腐倡廉的戰士!
國慶節期間,由于忙于商務、應酬較多,也就來不及細看何金坤先生的大作,只是加班加點粗看了幾遍。無不被何先生知識淵博、文筆獨到、短小精悍的文風所折服,可謂篇篇精品,耐人尋味。我想這并非一日之功,這是何金坤先生長期刻苦自學、勤于思考、工作嚴謹、筆耕不輟的結晶。由于他長期從事紀檢工作,這些作品大多是他的工作經驗之談。對同行是啟發,對社會是警示。
何金坤先生的《塵世清言》可以說是一本高水平的著作,書中收集的作品是其歷年來在《當代中國發展論壇》、《貴州日報》、《貴州黨風廉政》、《貴州政協報》、《雷池文化》等省內外數十家有影響的報刊發表過的作品,部分作品在全國各類文學作品大賽中獲過大獎。其中《雷陽——雷水匯積而成中的故鄉》一文在2004年首屆“雷池杯”全國精短文學作品大賽中獲一等獎,并人選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獲獎作品集《雷池文化》一書,有的作晶還在《人民日報》、《中國煙草政研會》、貴州省政研會研討其事跡被載人《當代中國自學成才者集錄辭典》、《中國人才辭典》、《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等多種辭書。
《塵世清言》的問世,是何金坤先生多年的心愿,是他愛崗敬業、關注社會、關注民生、勤于思考的結晶,他目前擔任中國煙草中二型企業——貴州青松卷煙廠黨務辦主任,并主持紀檢工作,本身的工作就夠忙的,還擔任貴州省雜文協會理事、《安順日報》周末副刊特約撰稿人,《雷池文化》特約主編,可見他是一個非常能干而又閑不住的人。他的作品大多是老百姓想說又不敢說的話,老百姓看了無不拍手叫好,同時令對號入座者心驚肉跳
誠然,何金坤先生在后記中寫道:“也許在我所寫的作品里只有這些反映出直面社會的雜感隨筆才是較有現實意義的。”是啊,他的作品就是這樣夠味!讓我們共同品味這份特產“靈魂麻辣燙”。也許我們會有同感:何金坤真不愧是敢越雷池直面社會的戰士!敬佩之余期盼他今后為我們中華文化大餐奉獻出更美、更耐人咀嚼的麻辣燙!是為序!
2004年國慶節於
雷池書社
作者系《雷池文化》報總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