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委書記、一位業余作家,懷著對祖國。對人民、對家鄉、對親人的摯愛,在二十幾年里寫出并發表了一百五十多萬字的作品。在物欲橫流的今天,能夠靜下心來讀書不易,能夠寫出書來就更不易,何況是一百多萬字的著作呢?如果不是滿懷激情怎能寫出這些錦繡文章。
在一些人追求名車、豪宅與美女的今天,東倫依然住在50多平方米的普通民宅,暢想在豐富的精神世界里。盡管他有經濟條件改善居住環境,但他卻用這部分資金出版了他著的一部部散文集《走進春天》、《難忘鄉情》、《歲月留痕》,游記集《華夏之旅——山川湖海情韻》、《華夏之旅——古城寺院走筆》。同時還主編少兒文學集《萌》與《風鈴》等。也許有人認為干這些事花錢挨累不值得,更有人不屑一顧,但東倫卻無怨無悔。他守著自己喜歡的文學天地,一心為文,潔身自好,注重風節,耐得住寂寞。他用洞察時代發展、把握時代脈搏的筆觸與祖國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他把寫作當做一種享樂、一種愉悅、一種美好心靈的釋放,多年來即使甘守清貧,也不放棄對文學的追求。他用寫文章來陶冶情操,享受生活,每天都沉浸在自己釀造的文化濃酒中。如果說《走進春天》《難忘鄉情》是一杯淡淡的葡萄果酒,散發著熱愛家鄉撫順清香的話,那么《華夏之旅》、《歲月留痕》則是一杯散發著對祖國和人民、對親人濃香熱烈的火辣白酒。
近日讀他的新作《歲月留痕》——散文集,讓我重新認識了東倫。這其中的每一篇文章都閃爍著思想的光華,體現著對人生的感悟。
東倫是父母的好兒子、女兒的好父親。妻子的好丈夫,東倫對他的雙親別有一番情懷。在《懷念父親》一文中,他的深情道白更是令人難忘:“最難忘的是爸爸寬厚的胸懷……他是個響當當的男子漢。把堅強藏在心里,有淚不當著我們流。受什么苦都是自己扛著。”在《母愛永恒》一文中東倫讓我們認識了一位普通而偉大的母親:“她是從山東老家討飯來到東北的,她是位一個大宇也不識的小腳女人,她把青春和汗水都奉獻給了這片陌生的土地和自己的兒女,直到故去也沒有回到老家看看。”“母親影響我最深的是她的善良、勤勞、節儉和堅強的意志。”
東倫把從父親那里傳承的這份含蓄、深沉的愛、舐犢之情都傾注給了女兒,讓女兒在母愛柔情似水的包容中體會到父愛。亦如東倫所說“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其實這也包含著父愛,這種愛與母愛同樣偉大,只不過父愛是一種含蓄的愛,深沉的愛,一種飽含慈祥和威嚴的愛。”
東倫是妻子的好丈夫。從她身上,他感受到了什么是思念、什么是開心。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撕心裂肺的痛。他們夫妻在同呼吸,共命運中享受著清貧、歡樂的生活。在妻子的支持下,他把許多業余時間用于創作,出版了一部部文學集,寫出好作品回報社會,回饋給“像蠟燭一樣燃燒著自己,為了家庭、兒女無怨無悔地默默奉獻的妻子。”《默默奉獻的妻子》一文讓我們讀懂了夫妻間的愛情。
東倫是位智者。他以獨特的視角去觀察生活,感悟人生、體察民情、警醒世人,一些常人看似很小的事情,也能引起他的深深思索。在《圣誕過洋節》、《晨練》、《裸足之美》、《年年有魚》中他深人細致的觀察生活,放飛心情陶冶情操,品味人生,笑對未來。他對祖國傳統文化有著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對中華民族的精神禮贊無不體現在《何時走進AA制》、《尷尬文人》、《我心依舊》、《道德、君子、小人》等篇章中。他把男人、女人的兩人世界分析得鞭辟人里,尤其是對女人的贊嘆更能引起男人們共鳴:“女人是一部百讀不倦的書,是一幅百看不厭的畫;女人更是一幅幅美麗流動的風景,讓男人感到親切可愛。”(品味女人)
東倫是位“旅行家”。他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看到美麗的大自然和人文景觀,都會有感而發,寫出了許多游記。用他手中的筆描繪出許多如詩如畫的人間仙境,壯麗河山。閱讀他的《赫圖阿拉城》、《走進薩爾滸》等篇章,一下子把人們帶到了他的家鄉——撫順,遙想三百多年前,努爾哈赤鏖戰在金戈鐵馬的古戰場是何等的英武。他寄情于山水的文章,如《秀美的山寨》、《水墨風景畫陽朔》等,體現的是大自然的美。《聆聽長城九門口》、《藏寶的敦煌》把我們帶人了中華民族悠遠的歷史長河,在體驗蒼涼的同時也把責任賦予了我們。大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積淀;使他感受到了行萬里路勝讀十年書的樂趣。無論是文化苦旅還是逍遙游,他得到的都是高品味的精神享受 在《加計如畫下龍灣》、《緬甸紀行》里,他又把我們帶到了遙遠的國度。旅游,遠離喧囂的城市和擁擠的人群,讓人們忘記了憂愁與煩惱,不僅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而且感受到了常人沒有的快樂。
東倫是位有心人。他用心觀察生活,細心積累資料,在一些人不經意間丟失了自己歷史的時候,他卻在眾多的老照片中找回了自我。也許這就是他成功的秘訣。這本散文集,留下的是東倫和親人的印記,留下的是他的人生感悟,留下的是一首首優美的歌。這一本本散文集,猶如汩汩的小河,流淌進人們的心窩——這就是東倫,一位從東北黑土地沃土上走出的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