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國的一條高速公路上,聳立著一幅巨大的廣告牌,上面除了公司的名號外,還有一個年輕美貌的女孩圖片。
本來這種廣告隨處都是,并不值得大驚小怪,但問題在于,當這幅廣告牌豎立起來后,這段路上的車禍數(shù)字,便急劇上升起來。
經(jīng)過專家們的仔細研究之后,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問題,原因在于司機們的注意力都被這幅廣告上的美女圖片所吸引,開車不專心,因而導(dǎo)致各種車禍。
于是,公路管理部門只能做出決定:將這幅廣告畫撤下來。果然,車禍數(shù)字也逐漸減少,交通恢復(fù)了正常。
由此,專家們更得出了一個結(jié)論。
在公路兩旁,不應(yīng)該豎立各種美女圖片,以免分散司機的注意力,引發(fā)車禍。
但幾乎就在同一時候,在德國的一條高速公路上,有一群人正在忙碌著,他們正在豎立一幅巨大的招牌,上面豁然印著一幅美女的圖片,美妙動人的笑容與身姿,吸引著眾人的目光。
難道公路管理當局,不怕出車禍嗎?
原來在這里也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此處較為偏僻,車流也少,所以,人們都喜歡開快車,因而頻頻出現(xiàn)交通事故。
而經(jīng)過另外一批專家的細心研究,想出一個好方法,那就是在此處豎立起這幅美女圖片,來吸引司機們放慢車速,細心欣賞。
果然,經(jīng)過一番試驗之后,發(fā)現(xiàn)效果頗佳,交通事故明顯下降,車速也得到了控制。
公路管理當局便決定,以后將定期更換廣告牌上的美女圖片。
同樣是美女,為什么效果會如此不同呢?
相信專家們對此肯定有許多種解釋。不過,對我來說,卻由此明白了一點。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許多方法的好壞成敗,并不在于方法本身,而在于你是否在合適的時間,用在合適的地方。
(宋世超摘自《生活中的另類思考》)
乘客心態(tài)錄
左 玉
旅客車廂內(nèi)擁擠不堪。
無立足之地的人想:我要是有一塊立足的地方就好了。
有立足之地的人想:我要是能有一個邊座就好了。
有邊座的人想:我要是有個正式的位子就好了。
有正位的人想:我要是有個靠窗的座位就好了。
有了靠窗座位的人又想:我要是能獨占一邊的三個座位就好了,這樣可以躺躺。
可以躺下的人想:我要是能有個高層的臥鋪就好了。
有了上鋪的人又想:這個鋪要是下鋪就好了。
有了下鋪的人又想:這臥鋪要是一個單獨包廂就好了。
世上的人們啊,大多如同乘客一樣。
(摘自《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