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東郊自由市場,賣年禮的小攤一個接一個。村主任全海讓司機買了十斤禮品,三塊錢一斤。接著又去超市買了十斤年禮。
他們先去了縣委李書記家。全海提著四斤年禮,塑料袋里面有金項鏈和金戒指,配有數碼相機、高級保健品,另外還有貂禪美容連鎖店的貴賓卡。李書記沒在家,書記夫人接過年禮,臉上笑開了花兒,“小海啊,老李沒少夸你:工作踏實,成績突出,全縣有名的香菇村。聽說明年準備提你進鄉黨委呢!”一邊說一邊給他們遞煙倒茶。全海故作謙虛地說:“都是李書記栽培得好。”書記夫人要留他們吃飯,全海忙說:“我還有工作要做呢。李書記回家了替我問聲好。”
接著又去了縣長家里。全海提著四斤年禮,配有派克金筆、攝像機,一張免費電腦卡外加名茶鐵觀音。縣長的兒子一人在家。“你爸爸回來了替我問聲好。”全海放下年禮就走。
他馬不停蹄地趕到鄉長家里。剩下還有兩斤好年禮外加一輛電動自行車、五糧液酒、名牌打火機。 鄉長還有意推辭,“你這是干啥?你這不是在……”
全海不容分說地將禮品放在桌子上,“你想到哪里去了?我們是好朋友,這是民間禮尚往來。我們私人關系的正常往來,是受法律保護的。咱們是老交情了,你不當鄉長,我不是主任,來看看
你也是應該的啊。
鄉長半推半就地收下年禮,無論如何也要留他喝兩口。全海推脫說:“今天我還要去給五侏戶拜年。改日我們再一醉方休。”
村里有三個五保戶,全海給每人分了幾斤三塊錢一斤的年禮,孤寡老人都感激涕零,不知該如何感謝父母官。全海說了好多熱心腸的話,之后坐車準備回家。他用手一摸,車上還有一包年禮,是剛才遺漏在車上的三塊錢一斤的年禮。全海挺為難,扔了吧讓村民看到影響不好。帶回家吧,如此低檔的貨色,到了他家就比垃圾還垃圾。正想著,車走到了父母的門前。他對司機喊:“停車!”
他提著年禮進了父母的院子,他大半年都沒來過了。兩位老人也很少去全海家,就是去了也不進屋門。不是不愿進,而是不敢,害怕兒媳河東獅吼。他家整得太干凈了,兒媳不允許兩位老人來“糟蹋”。
母親正在剝玉米,見兒子來了,立馬站起身噓寒問暖,忙著去給兒子做飯。全海將年禮放在桌子上,隨口問:“爹呢?”
母親正在系圍裙,“你爹去縣里賣了幾天年禮,今天碰上了好生意,最后十斤是一個小伙子買走了,三塊錢一斤,也沒還價錢。你爹一路哼著小曲去什么超市又買了兩斤年禮,十塊一斤的,去給你們家送了,讓孫子嘗嘗鮮……
全海一聽,石頭一樣站在那里。
(門偉麗摘自《平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