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單7號”是由四川省綿陽市農科所用自選系綿786雜交組配而成的高產、廣適玉米新組合,2002年通過四川省品種審定。
一、品種特性
全生育期120天,抽雄、散粉、吐絲期集中,花期協調;幼苗長勢強,株型半緊湊,株高260厘米,穗位高95厘米,成株整齊;果穗長筒形,穗長22.5厘米,穗粗5.2厘米,穗行數16~18行,行粒數45粒,千粒重298克,出籽率86.3%;籽粒黃色馬齒形。根系發達,葉片持綠久。中抗大、小斑病及絲黑穗病。
二、產量表現
1999~2000年四川省區試,平均667平方米(1畝)產量466.7公斤,2001年生產試驗平均667平方米產量460公斤。高產每667平方米可達700公斤以上。
三、栽培特點
1.播期:春、夏播均可。
2.密度:凈作667平方米植2800~3200株,小麥中寬帶預留行667平方米植2400~3000株,肥水條件好、光照充足地區可偏密,肥水條件差的地區偏稀植。
3.科學施肥:除正常施用農家肥外,667平方米用純氮15公斤左右,氮∶磷∶鉀為2∶1∶1。其中磷、鉀肥可全部用作底肥,氮肥分期施用,底、苗、稈、穗肥保持1∶2∶4∶6的比例。
4.適時防病治蟲。
四、適宜種植地區
四川、云南、貴州、陜西等省以及隴南、鄂南等地的平坎、丘陵、低山區均可種植。(四川省綿陽市農科所 蒲大清 郵編:62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