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揚麥158
特征特性:春性,中早熟,分蘗力中等,大穗,紅粒,角質,產量高,品質優,適應性廣。對赤霉病抗性較好,抗白粉病,耐肥抗倒,凍害輕,受凍害后恢復力強,耐濕、灌漿速度快,耐高溫逼熟,熟相好。
栽培要點:贛北、浙北等偏北的地區10月底到11月初播種,贛中、浙中南等偏南的地區11月上旬播種。播種量667平方米(1畝)9~10公斤。一般產量667平方米300公斤以上的田塊,需施純氮18~22公斤,磷、鉀肥均為9公斤。肥料運籌上,氮肥基施65%,分蘗期追施20%,拔節肥施15%。磷肥作基肥施。鉀肥基肥、追肥各施50%,施用追肥時間為5~7葉期。做好清溝排水和除草等工作。抽穗期間用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防治赤霉病,乳熟期治好蚜蟲。
二、揚麥12號
特征特性:春性,中早熟,單產水平667平方米400公斤左右,株型松散,株高90厘米左右,分蘗力強,成穗率高,單位面積有效穗為667平方米30萬~33萬,長芒,白殼,紅粒,每穗40粒左右,千粒重38克,容重780克/升,后期灌漿快,熟相好,綜合抗性好,產量結構三要素協調,增產潛力大,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和較好的穩產性,對棱條花葉病抗性不強。
栽培要點:(1)適期播種,優化群體起點,播期10月25日至11月5日。中等以上肥力田塊,基本苗為667平方米15萬。缺肥田、遲播田塊基本苗相應增加。(2)合理施肥,中等以上高產田塊,667平方米需施純氮18公斤,磷、鉀肥配合施用;施氮肥方法為:基肥、蘗肥、穗肥分別為65%、20%、15%。做好清溝排水和除草等工作。及時防治赤霉病、紋枯病和蚜蟲。
三、皖麥32號
特征特性:春性,早熟類型,幼苗直立,分蘗力中等,成穗率高,株型緊湊,株高85厘米左右,穗呈長方形,長芒,白殼,紅粒,每穗結籽45粒,千粒重38克,籽粒品質好,粗蛋白質含量為13.89%,抗性較好,抗三銹病、白粉病和赤霉病。
栽培要點:(1)適期播種,播種時間為10月底至11月上旬,自北向南,播期逐漸推遲。基本苗應為667平方米16萬左右。(2)科學施肥,促控結合。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純氮、磷、鉀分別為15公斤、9公斤、8公斤。其中磷肥作底肥一次性施入,鉀肥基肥、追肥各半。氮肥按底肥65%、苗肥15%、拔節肥20%施用。(3)加強田間管理,防治病蟲害。開好“三溝”,防止漬害。及時中耕除草。注意防治銹病、白粉病和赤霉病。
四、溫麥10號
特征特性:春性,早熟,分蘗力較強,成穗率高,抗倒力強,千粒重約40克,全生育期平均173.4天,較抗赤霉病。做掛面加工性能好。
栽培要點:贛北、浙北10月底~11月上旬播種,贛中、浙中南11月上、中旬播種。播種量667平方米7~8公斤。施足基肥,早施重施苗肥,爭取早分蘗,一般施純氮667平方米12~15公斤,配施磷、鉀肥。注意及時防治赤霉病。(江西上饒師院生命科學系 徐金仁 郵編:33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