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由于外周血小板破壞增多而引起皮膚、黏膜,甚至內(nèi)臟出血的一種疾病。采用食療方法可以有效防治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多選用大棗、木耳、花生、藕、柿、蕎麥、芝麻、龍眼等,不僅可預(yù)防或明顯改善該病的臨床癥狀,對(duì)進(jìn)行性發(fā)展的病情也有一定逆轉(zhuǎn)作用。以下介紹一些治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藥膳療法,供患者選用。
白茅根燉豬皮 白茅根30克,豬皮500克,冰糖適量。白茅根用布包水煎,取汁,再以汁代水,燉煮去毛洗凈的豬皮,燉至湯汁稠黏時(shí),加入冰糖拌勻。此為1日量,分4~5次食用。該藥膳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適用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屬熱毒郁營(yíng)型者,患者皮膚出現(xiàn)紫斑,或有鼻衄、牙衄、尿血、便血、小便黃赤等癥。
花生衣紅棗汁 花生米50克,紅棗30克。將花生米在溫水中浸泡半小時(shí),剝?nèi)』ㄉ?,紅棗洗凈后溫水泡漲,以泡花生米之水煮花生衣及紅棗半小時(shí),去花生衣、紅棗,加適量紅糖。此為1日量,分3次飲汁食棗和花生衣。該藥膳有補(bǔ)血止血的功效,適用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各種失血、血虛及腫瘤經(jīng)放療、化療后血象異常等。
羊脊骨湯 羊脊骨(連尾)1條,肉蓯蓉10克,菟絲子10克,蔥、姜、鹽適量。將羊脊骨剁成塊;肉蓯蓉酒浸一夜,刮去粗皮;菟絲子酒浸3日后曬干,搗末。用水適量,放入羊脊與肉蓯蓉,同燉至熟透,調(diào)入菟絲子末及調(diào)味品。此為1日量,分2次空腹食之。該藥膳有補(bǔ)腎陽(yáng)、益精血、健脾胃的功效,適用于腎精不足型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枸杞參棗雞蛋湯 枸杞子10克,紅棗10枚,黨參10克,雞蛋2個(gè)。將枸杞子、紅棗、黨參放沙鍋內(nèi)同煮成湯,雞蛋煮熟去殼后,再入鍋煮片刻,吃蛋飲湯。此為1日量,分2次食用。該藥膳有補(bǔ)氣養(yǎng)血的功效,適用于氣不攝血型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雞血藤大棗湯 雞血藤20克,大棗15枚。以上二藥水煎后棄雞血藤藥渣,食棗飲湯。此為1日量,分2次食用。該藥膳有益氣攝血、補(bǔ)血的功效,適用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反復(fù)鼻衄、齒衄,頭暈?zāi)垦?,面色蒼白,唇甲不華,神疲體倦,
食欲不振,心悸,動(dòng)則心悸氣短、震顫多汗等癥。(河南 劉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