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山東省陽信縣勞店鄉后周村,那些忙忙碌碌的小蜜蜂會將你領到孫長德的家中。老孫家是一家與眾不同的養蜂專業戶。
蜂場建在千里外
老孫的家中養了70箱蜂,但老孫在千里之外的山西、安徽等地,另有12處蜂場。這些蜂場都在山區,交通不便,信息閉塞。2003年6月,孫長德拿出大部分積蓄,和當地的12個養蜂戶結成了“聯合體”。當地養蜂戶負責放養,孫長德負責提供技術指導和包銷蜂產品,利益雙方分成。這些蜂場每年僅蜂蜜產量就在10噸以上,加上蜂膠、蜂蠟、蜂王漿、蜂花粉,效益非常可觀。
為“中蜂”請“代理媽媽”
老孫家中的蜜蜂是固定放養。當地資源優勢得天獨厚,方圓幾十里棗林遍布,有冬棗、金絲小棗、雪棗等十幾個棗類品種;春風里,杏花、桃花、梨花、蘋果花、槐花及一些不知名的野花也準會趕趟似的盛開。只要有花,蜜蜂就能采蜜,就會有效益。
老孫的蜂場里養的是在當地已瀕臨滅絕的中華蜜蜂,為養這些小蜜蜂,老孫沒少動腦筋。2001~2002年,孫長德奔波500多公里,收集來種蜂,讓它們進行雜交。為加快繁殖速度,老孫把中華蜜蜂的卵移植在意大利蜂群中,培養“中蜂”蜂王。老孫管這叫“為‘中蜂’請‘代理媽媽’”。
“中蜂”和“意蜂”相比,不僅產量低,而且不產蜂膠和蜂王漿。別人不理解老孫的做法,問及原因,孫長德呵呵一笑:“因為‘中蜂’瀕臨滅絕,所以‘物以稀為貴’,‘中蜂’的蜂蜜就搶手;而且‘中蜂’特抗寒,抗病性強,適用于采集零星蜜源。”
辦起免費“蜂療診所”
蜜蜂渾身都是寶,對治療一些疑難雜癥有特殊療效。
孫長德是個熱心人,經常用蜜蜂為當地患病群眾進行免費治療。
拿著剪報賣蜂蜜
經媒體報道后,老孫在當地成了“名人”,很多客戶都是拿著報紙“慕名”前來選購蜂蜜。老孫從中看到了商機,將報刊上有關他的報道剪貼下來,每到一處,總是向人們“炫耀”剪報,并保證“絕不摻假,如假包換”。一傳十,十傳百,老孫的生意是越做越大。(山東劉海新孟令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