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白芷、辛荑花各15克,蒼耳子、羌活各12克。上4味煎水服,每日1劑,可用3劑。同時配以“香袋”外用法(白芷20克、北細辛10克共研末炒熱,裝入小布袋內,并縫合袋口,頻頻用鼻子嗅其氣)。可治療因感冒風寒引起的頭痛鼻塞,療效頗佳。此外,“香袋”外用法,還適用于因鼻淵引起的嚴重鼻塞兼頭額脹痛。
方二:白芷60克,分3次煎水服。可治外感風寒引起的頭痛、眉棱骨痛、齒痛。白芷祛風止痛,主要適用于病在陽明經者(頭額、眉棱骨、上下牙齦都屬于陽明經循行部位),效果較為理想。如果頭痛連及巔頂,可配藁本15克、蔓荊子10克煎水服。
方三:白芷60克,分3次煎水服。可治瘡瘍腫痛初期,因白芷有止痛散結消腫的功能。潰破后,可加蒲公英30克、穿山甲10克,以排膿生肌。
方四:白芷15克,海螵蛸、蒼術、黃柏各12克。上四味煎水服,連服3天,可治婦女濕熱帶下(如無熱象,帶色清稀不黃,可去黃柏)。
方五:白芷一小塊、北細辛少許,可外用治風火牙痛。具體用法:將洗凈的白芷、北細辛咬壓于牙的疼痛部位,其止痛作用立竿見影,但只能暫時起到止痛作用。進一步治療必須配內服方藥,如清胃散(升麻10克,黃連8克,生地黃15克,當歸、牡丹皮各12克)。(四川省郫縣西南兵工成都醫院348廠門診部 馬運福 郵編:61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