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在花園里除雜草時,鄰居家4歲的小女孩走到籬笆前,專心致志地看我干活。她的母親上個星期剛剛分娩,所以她能夠有更多的時間自己玩耍,摸索這個世界。她問了許多問題,這是什么,那是什么,這個為什么會這樣,那個為什么會那樣。最后她問到扣在籬笆上的一個金屬物件,我告訴她我也不知道,不過我想那是我的父親出于某種原因放在那里的。
她小心翼翼地向院子四周環(huán)顧了一遍,說:“你爸爸在哪里?他在干活嗎?”
我對她解釋說我爸爸在幾年前就已經去世了,這正是我搬來這里住的原因。
她想了一會兒,然后問道:“噢,那么,你有一個新爸爸了嗎?”
我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她,于是我就用最簡單的事實說:“不,我沒有。”
她考慮了一會兒,似乎沒有爸爸是一個很難理解很難接受的問題,然后,她突然提出了一個解決辦法:“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分享我的爸爸。他是一個好爸爸,我想他不會介意的。”
頓時,我感到有一股暖流正緩緩地注入心田。
(譚軍摘自《上海家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