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走訪兩戶家住中層的人家,感觸頗深。
有一戶住的是爺爺和孫子。爺爺在搬進二樓后,第一件要緊事就是和小孫子一起給家里每一條需要移動的凳腳套上橡皮套。小孫子不解地問爺爺:“為什么要給凳子‘穿鞋’?”爺爺說:“給凳子穿上‘橡皮鞋’,那凳子移動的時候就不會吵著樓下的人家了。”
另一戶住的是母親和女兒,住在三樓。十二歲的女孩問媽媽:“為什么在屋里走動時總像怕踩到地雷似的?”媽媽笑了:“樓下不是也住著人家嗎。”女孩雖然明白媽媽的意思,但她還是覺得在自己的家里該輕松地生活。媽媽挺認真,接著說:“咱們家的地板是樓下張爺爺家的天花板,走路聲音大了,爺爺奶奶受不了。”女孩噘著小嘴:“那為什么咱們樓上那家不這樣想,他們總是把聲音弄得很響?”媽媽說:“樓上叔叔家有一個三歲的小弟弟,他要長大,蹦呀跳呀需要運動。”女孩的小嘴噘得更高了:“那委屈的該就是咱們了?”媽媽更認真了,說:“能替別人著想,是我們學會做人的關(guān)鍵。”
(李鬼摘自《新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