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
53班的王老師休產假,我只好應學校要求給她代課。
第一次代課的內容是中國明朝歷史。我精心準備了一晚上的教案。第二天上課時,我條理清晰,重點突出地用生動有趣的語言把新課講了一遍,然后利用剩下的10分鐘提問,了解講課效果,第一個問題是:“在明朝,誰七次下西洋?”
沒人舉手!
我只好點名,我看了一下花名冊,叫到:“楊勇,你來回答。”
楊勇慢吞吞地站了起來,撓著頭皮不知所然。
“鄭和!”我氣急敗壞,聲音也變得很大聲。“這么簡單的問題都答不上來,剛才思想不知道開小差到哪去了。”
我話音剛落,只見另一個同學主動站了起來,吞吞吐吐地說:“老師,我、我也不知道。”
我快速地看了一遍花名冊,發現53班竟也有一個同學叫鄭和。
用功
小語喜歡睡覺,總是一副睡不夠的樣子,甚至上課時間也會呼呼大睡。
一次上英語課,小語困意又來,上任不久的英語教師剛剛教過幾個單詞,他就打起呼嚕。
只聽“啪”的一聲,老師的一記粉筆頭打在他的頭上。小語這次被驚醒了,他神志有些恍惚地猛然站起,一手擦著嘴角上的口水,一手抓住自己的課本,兩眼直呆呆地看著老師。
老師見狀哭笑不得,只好用教鞭指著黑板上的“plane”單詞(飛機)讓他讀。小語哪里會認識,沉默了半天只好如實相告:“老師,不認得。”
小語是山東博山人,博山人說“不認得”,一是把“認”字讀成卷舌音“len”(漢語拼音),二是把“得”給省略。
老師聽了小語如此準確的讀音,臉上立馬露出了笑容,興奮地說:“你看人家小語,上課睡覺還能把英語學得如此扎實,可見他課外時間是多么的用功自學。”同學們聽了老師的評語,先是一愣,繼而響起了鼓勵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