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的孩子出現以下癥狀:
● 發熱持續7~14天,或更長。
● 眼睛充血。
● 唇和口腔黏膜充血,口唇皸裂。
● 手足出現水腫。
● 肛周皮膚出現發紅、脫皮。
● 發病第1周內出現皮疹。
● 頸部淋巴結腫大。
此時,必須當心川崎病。
川崎病又稱為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為主要病理改變的急性發熱、出疹性疾病。川崎病危害大,可能引起心、腦、肝、肺、腎等多臟器損害,甚至導致死亡。
心臟受損最突出
川崎病對心血管的損害最為突出,一般于發病后1~6周可出現心包炎、心肌炎、心內膜炎以及心律失常,并可持續數月至數年。其中對心臟冠狀動脈的影響最大,是小兒冠狀動脈病變的主要原因,也是成年后發生冠心病的潛在危險因素,可形成冠狀動脈瘤、冠狀動脈擴張、冠狀動脈狹窄或閉塞等。
冠狀動脈瘤可單發,也可多發,大多于1~2年內消退,但局部管壁的纖維化可促使內膜增生,導致冠狀動脈不能有效擴張,嚴重者可形成血栓、管腔狹窄閉塞乃至心肌梗死,也可導致嚴重的心肌缺血癥狀或發展成缺血性心臟病,是川崎病致死的主要原因。
盡量避免上呼吸道感染
引起川崎病的原因不是很清楚,所以,目前也還沒有預防其發病的良好措施。鑒于大多數患兒在發病前有過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應盡可能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夏秋季節。
同時,盡早明確診斷,及時治療,更有利于早期控制癥狀,防止冠狀動脈瘤的形成,減少該病對各個臟器的損害。
對已經證實患有川崎病的孩子,治療期間要多進食易消化、富含各種營養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避免攝入過多的糖和脂肪。癥狀消失后或者沒有冠狀動脈病變的患兒,仍需定期到醫院隨訪,以便調整治療方案和監測心血管損害情況。其中,定期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尤為重要。在患兒今后的生活中,家長還要注意飲食的合理性,盡量避免發生血脂異常和高血壓,以減少長大后發生冠心病的危險性。
友情提醒
川崎病好發于嬰幼兒,80%在5歲以下,以亞裔人發病率為高;四季均可發病,尤以夏秋季節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