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導: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史蒂文·索德伯格
王家衛
主演:鞏俐
張震
小羅伯特·唐尼
克里斯托佛·布赫茲
類型:劇情
出品:華納
上映日期:2005年4月8日
官方網站: http://wip.warnerbros.com/eros
愛神伊洛斯誕生于希臘神話,是美麗女神阿佛洛狄忒之子,據赫西俄德的《神譜》記載,愛神伊洛斯是最早人格化的神,他是不朽諸神中最美麗的一位,在所有神和所有人的懷抱中舒展肢體,降低他們的理性和智謀,使宇宙充滿生殖繁衍的力量。從片名便可想而知,這是一部有關情欲的電影,不過非同尋常的是,本片由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史蒂文·索德伯格和王家衛三位導演聯合執導,并成為后兩位導演對大師安東尼奧尼的獻禮。在這部三段式電影中,來自三個不同國度的導演講述了同一個永恒的電影主題:愛和性。影片的畫面、情節精練簡潔,風格反差巨大。王家衛的《手》影像華麗,索德伯格的《平衡》荒謬反常,而安東尼奧尼的《危險關系》則哲學味道濃烈。
《手》
1963年,一個烈日灼人的午后,做學徒的小裁縫張(張震飾)正惴惴不安,因為今天他將第一次親手給顧客量身,而這位顧客對店里來說極其重要,她就是花小姐(鞏俐飾),一個赫赫有名的交際花。坐在花小姐華麗的公寓里,里屋不斷傳出男女歡愛的呻吟,張如坐針氈。
男人走后,張走進了花的房間。經過剛剛的熏染,張難以自治魂不守舍,他被眼前穿著蕾絲睡衣的香艷胴體驚呆了。花要他脫掉褲子,用手撫摸她,告訴他既然要做個裁縫就要觸摸很多女人,而且他很快會取代師父成為自己的裁縫,記住這種美妙才會裁剪出漂亮衣服。花的手在他的下身蔓延,張在幾乎暈厥的悸動中很快完成了男人的第一次。
在之后的幾年里,張經常會見到花,但花從不提起他們的初次相遇,甚至不會流露絲毫暖昧。然而,張卻一直沉迷于那次欲望的涅槃,每次裁剪都會感知到花的雙手。
隨著張技藝和聲望的如日中天,花的生活開始急轉直下,雖然她更換的男人遠多于服裝,但還是一無所有,以至變賣衣物,直到搬出公寓。
幾年后,張見到了住在一所破敗旅館里的花,臉上寫滿憔悴的艱辛。她要張做一件衣服,穿著它去見美國來的舊情人,這是自己最后的希望。張努力地設計裁剪,花的尺寸早已稔熟于心,他想也許這件衣服能挽救花的命運。然而當他拿著完成的衣服回到旅館,花已經淪落成拉客的妓女,并染上了重病。當花生命垂危之時,她提起了他們的第一次相遇......

《平衡》
1955年的紐約,廣告公司職員尼克·彭羅斯(小羅伯特·唐尼飾)第一次與精神病學家泊爾(艾倫·阿爾金飾)會面,因為尼克被長期以來的工作壓力和重復的夢境所困擾。在夢中,尼克經常會看見一個女子(艾爾·金茲飾),他們剛剛有過一次歡愛,女子起身去了浴室,她愜意的躺在浴缸里,電話鈴聲響起,她無動于衷。女子過來拿起錢包,然后吻別。尼克在夢中認識這名女子,可每次醒來都無法記起女子的身份。這個夢同樣在困擾著尼克的妻子,她打算和尼克分手,除非尼克說出女子是誰。在診室的躺椅上,尼克按醫生泊爾的要求反復回味著夢境,描述任何可能的細節。泊爾分析說,夢中的電話鈴象征著外界紛亂的打擾,尼克希望像那個女子一樣不受外界的支配,來自工作的巨大壓力使尼克產生嚴重的危機感,他應該關掉床頭的鬧鐘,多睡一會。隨著精神的放松,在泊爾言語的撫慰下,尼克漸漸在躺椅上沉沉睡去......
《危險關系》
步入中年的美國人克里斯托佛(克里斯托佛·布赫茲飾)和妻子科洛(瑞吉娜·耐米飾)之間的感情危機正陷入僵局,對周圍的意大利風景名勝熟視無睹。即使面對日光浴時春光畢現的妻子,克里斯托佛仍舊不會多看一眼。開車時克里斯托佛看見兩個在瀑布下裸浴的少女,感嘆說從未發現這不可思議的地方。他們在餐館里用餐時,一個漂亮女孩(路易莎·拉妮亞莉飾)吸引了克里斯托佛的注意,科洛說女孩住在城堡里。兩人氣氛落寞,鄰桌的熱烈絲毫感染不了兩顆漸行漸遠的心。科洛將杯子摔到地上,卻沒有發生破碎。他們在林間漫步,不久便開始激烈的爭吵。
克里斯托佛開車去了城堡,遇到了那個女孩,她把克里斯托佛領到視野開闊的天臺,然后來到自己的房間,衣衫盡褪,克里斯托佛問如果他上了她的床會發生什么?女孩說會說出自己的名字。于是,兩人的欲望隨即釋放。早上,女孩說自己叫琳達,克里斯托佛匆匆離去。
深秋,科洛接到了克里斯托佛從巴黎打來的電話,兩人開始冷靜地面對矛盾,科洛在言語間流露了思念,而克里斯托佛卻依然無動于衷。一天,同時漫步在海邊的科洛和琳達相遇了......

三朵紅顏 鞏俐 艾爾·金茲 路易莎·拉妮亞莉
作為三部短片中的欲望載體,三位女演員的出色表演相得益彰,成為《愛神》中的最大看點。早在威尼斯電影節首映時,鞏俐在《手》中的表演就曾贏得不少好評,可以說鞏俐在本片中的表演更為直接大膽,而且風格也與以往不同。影片中,手是她勾引男人盡其所能的利器,而和她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小裁縫的手,他用手裁剪出華麗的服裝,為她取悅男人增加籌碼。手成為她與小裁縫之間微妙關系的紐帶,而鞏俐在片中幾段耐人回味的臺詞更堪稱影片的亮點:\"你一直對我這么好,我從未回報過你,恐怕以后也沒有機會了。我失去了一切,過去我有我的身體,而現在已經不會再吸引任何人了,剩下的只有我的雙手。你不會介意的,對嗎?\"
艾爾·金茲在片中沒有一句臺詞,幾個簡單的動作就足以使男主人公目眩神迷、難以磨滅。這位在巴黎出生德國長大的女演員從15歲開始便投身銀屏,借助音樂和舞蹈的天賦出現在20多部影片和電視劇中,包括《母親》和《弗蘭基和約翰尼》。
路易莎·拉妮亞莉扮演的琳達是本片中表演最火辣的角色,她用青春的資本盡情地揮灑著自己的欲望,而這之后,卻隱藏著傷痛和危機。路易莎是意大利影壇近年走紅的新星,她因出演萊昂納多·皮拉西奧尼的《公主與海盜》而受到意大利影壇的青睞,并憑該片獲得意大利電影最佳新人獎。
影壇泰斗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現年93歲高齡的電影大師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是意大利20世紀40年代新現實主義電影的先驅者之一,曾被巴贊稱作\"心理新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其作品著重描繪中產與富裕階層的精神失落與荒蕪,以及在生活中充斥著焦慮的情狀,影片敘述常常以非戲劇性沖突的人物心緒來鋪陳。1943年他以第一部紀錄短片《波河的人們》奠定了新現實主義的先鋒地位。1950年拍攝了處女作《某種愛的紀錄》,被譽作\"意大利電影的新氣息\"。
20世紀60年代前期,安東尼奧尼以著名的《奇遇》、《蝕》、《夜》三部曲和《紅色沙漠》完成了對人類情感的病理學研究。在60年代后期,安東尼奧尼離開祖國周游世界,而且作品風格一改標志性的隱晦,代之以緊湊的情節和強烈的批判。1966年,他在倫敦拍攝了表現現實的不可知性的《放大》;隨后在美國,他拍攝了真實反映美國學生運動的《扎布里斯基角》,該片當時曾被美國嚴厲抵制,多年后它的革命性和偉大之處才獲得承認。1974年,安東尼奧尼輾轉北非、英國、西班牙和德國拍攝了《職業:記者》,影片不僅借用了公路電影的形式,在不斷的逃亡中反映出人物內心的彷徨和自我放逐,還成為電影史上第一次對電子電影的試驗。
自1985年的一次中風后,安東尼奧尼行動不便并喪失了語言能力,但依然沒放棄對電影的追求。安東尼奧尼曾說:\"生命對我而言只存在一件事,那就是電影。\"《愛神》也許是他在世的最后一部電影,他希望在最后的歲月里,向世界表達在他眼中的性愛和情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