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里我想談談學習“宋柯同志在‘《福布斯》中文版2005文化娛樂產業論壇’上的講話”的深刻體會。
宋柯是太合麥田音樂文化發展公司的老總。大概在8年前,他的公司叫“麥田”,取《麥田守望者》的意思,那時候,大家還管他叫“老宋”。那時候,老宋剛進音樂圈,經常會碰到沒錢的窘境,好在老宋朋友多,總能借到錢,這在今天,完全是負債經營的優良作風,那時候,他就已經表現出資本運作的天賦了。
后來,宋柯被華納招募,再后來,出了華納,回到民間,出任太合麥田總經理,于是有了上述講話。
之所以要用難得的認真態度來學習講話,是因為宋柯談到了流行音樂作為一個內容供應商的前途,而這個前途,在他的闡釋下,突然就變得光明起來,原先困擾了所有圈內人十幾二十年的大問題,諸如盜版、走穴、銷售商隱瞞數字和欠款,以及為什么老趕不上西方音樂人能收這么多版稅之類,統統被化解于無形。他的講話,不是給困頓中的音像業找出路——那聽起來有點自強不息再就業的味道——而是完全跨入了一個嶄新的境地,就像一個長期糾纏于人事傾軋的人換了一個單位似的。
那個能讓宋柯突然從傳統音像業死結中解脫出來的東西,就是網絡增值,其中大概包括手機彩鈴和手機預置鈴聲。他飽含深情地說,去年一年,從音像版權保護協會收到的他們公司樸樹《白樺林》版權使用費為900元,而去年下半年,他們收購刀郎歌曲在新技術增值方面的版權,近千萬元資金出手,大家都認為宋柯瘋了,結果,半年就把所有投資收回了。而且去年一年,太合麥田在新技術增值上的收入和傳統版稅方面的收入一樣多。所以,他猶如發現了新大陸一般飛奔而去,很快地把在音像業內扛不住的有些公司的歌曲版權全部進行收購,一場新的圈地運動正在展開中。
相信聽了宋柯講話散會后,許多老總們都不約而同地開始打聽哪里能收得到歌曲內容版權,很快,當歌手的、做音樂的,凡是這一行的除了生產、銷售唱片的以外,都將迎來業內真正的黎明。
試想十年后,唱片只是有錢沒處花的人的收藏品,音樂人全部解套感受真正大牌的感覺,手中握著原始版權的,得意洋洋打電話吩咐手下——看哪兒有新歌手,甭管什么價格給我統統買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