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皮膚霉菌病,簡稱皮霉病,俗稱錢癬、禿毛癬、毛癬。該病是一種人、畜、禽共患的皮膚真菌病。臨床主要特征是:患部皮膚呈圓形或不規則形狀的脫毛、上皮滲出和結痂。家畜中牛是最易感染者。
1.流行特點:家畜皮膚霉菌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尤以秋冬舍飼期發病較多。病畜是本病的主要傳播源,主要通過病畜、健畜直接接觸傳播,也可通過污染的刷拭工具經損傷皮膚而感染。不同年齡、性別的家畜均易感,以豬為例,仔豬一般更易感染,特別是在飼養管理不善、衛生差、環境潮濕、飼料中維生素缺乏的情況下,均可誘發并促進該病的發生和擴散。
2.癥狀:本病潛伏期一般為1 ~ 2周。因為成年家畜對該病有一定的抵抗力,所以臨床癥狀主要表現在幼畜。病畜全身各部位均可發生癬斑,呈小圓形或不規則形狀,病變開始為小結節,上有灰白色鱗屑,以后逐漸擴大變為呈隆起的痂塊狀,表面殘留有少量的無光澤的斷毛,病變部與健康部界限明顯,患部有癢感。病畜臨床特征主要表現為不安、摩擦、減食、消瘦。特別應注意的是,要與疥癬、過敏性皮炎等相鑒別。
3.防治方法:加強飼養管理,改善環境衛生,防止家畜表皮損傷。如一旦發現病畜,應及時隔離治療。對欄、舍、圈、槽及用具等進行嚴格消毒。對病畜進行治療時,應局部先剪毛,然后用10%水楊酸液、5% ~ 10%硫磺軟膏或2%碘酒涂搽,此外灰黃霉素內服也可用于預防性治療,劑量為每公斤體重10毫升,1次或分2次在1天內口服。(安徽 謝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