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工路上“忽悠”了大半生的朱時蘭,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會成為一個擁有30萬株核桃苗的“核桃大王”。
今年46歲的朱時蘭,是山東省沂源縣南麻鎮科委基地珍稀苗木繁育中心主任。朱時蘭的優質品種繁育園現為淄博市最大的良種核桃苗繁育基地,加上她的苗木質量高,她為人誠信、善良,一年到頭慕名前來購苗的果農絡繹不絕。
朱時蘭的丈夫江兆安,在縣城派出所工作?;楹笾鞎r蘭隨丈夫到縣城生活,丈夫上班,她就外出打工,先后干過理發、燙發、制藥、裁縫,還賣過家具,幾乎啥都干過??商嫒舜蚬ぃ蓙砀扇倓偨鉀Q個溫飽。隨著孩子的一天天長大,上學、買房、醫療等等處處都需要錢,并且數目還不小,僅靠自己打工和丈夫那點兒工資是不夠用的。于是,在貧困面前永不安分的朱時蘭,決心干點兒什么走上富裕之路,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苦苦尋覓致富之路的朱時蘭在雜志上看到了種植核桃能致富的信息。雜志上介紹的核桃是薄殼的,用手不需要太大力一捏,就能剝出整個核仁,就像莊戶人家剝花生一樣,比剝硬殼核桃方便多了!這種核桃當年栽種當年結果,次年株產0.5公斤果核,5年每667平方米(1畝)產500公斤,而且易采摘、易管理。在獲得這一信息后,朱時蘭激動得一夜沒合眼。她不斷地對自己說:我終于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道路,我一定要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過上幸福生活。
第二天一早,朱時蘭就坐車千里迢迢去山西果樹研究所學習核桃嫁接技術?;丶液?,便在中莊鄉自家的責任田里開始了核桃嫁接。然而,好事多磨,她從山西帶回的8000株接穗中,嫁接成活率僅為20%,這讓她在傷心難過的同時也很困惑,向專家學得好好的,怎么回家一實踐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呢?她承認現實,但又不甘心接受這種現實。這以后,僅有初中文化的她,一邊電話咨詢一邊記錄,并購買了許多有關核桃種植的書籍,反復閱讀、仔細研究、詳細摘錄。在學習過程中,她常向老師請教,并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功夫不負有心人,第2年,朱時蘭用上年成活的20%核桃樹做接穗,接了1000棵,成活率達到了80%。接著第3年、第4年,她嫁接的成活率一年比一年高。隨著形勢的發展,小打小鬧已滿足不了客戶的需求,1998年她又到城郊承包了大片山地種植核桃,成了名副其實的“核桃大王”。
朱時蘭很善良,在種植核桃前她就經常幫助有困難的人。核桃種植成功后,對經濟困難的種植戶,她的苗木價格常常降到略高于成本,贏得了大家的好口碑??h城的許多專家和技術人員每當談起朱時蘭,都伸出拇指夸獎她既是“核桃大王”,又是一位心地善良的好女人。(山東 房洪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