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東海縣浦南鎮龍浦村農民素有種菜傳統。近年來,隨著農業先進技術在蔬菜種植上的應用,這個村建有日光溫室大棚500多棟,年產各類蔬菜400萬公斤,被人們譽為“大棚村”。
不建樓房建大棚
三年前,龍浦村菜農付恩建用自己準備建樓房的資金建起日光溫室大棚,年收入1.5萬元。他說:“房子晚建兩三年沒有啥,溫室大棚晚建兩三年不知道要少收入多少錢。若把錢用于建房置家具,活錢就變成了死錢,而把錢投入反季節蔬菜生產上,就能夠讓錢生錢。”目前“大棚村”像付恩建這樣把建房款用來建大棚的有30多家。
股份合作建大棚
“你有技術我有錢,合伙建棚把錢賺”。“大棚村”采取與外地聯姻的方法,建起了五棟股份制大棚。該村農民趙某,家庭不太富裕,看到村里人靠建大棚發了財,他手癢心急,卻苦于無資金,一籌莫展。鄰村的青年農民常某手里有錢,種菜技術卻不在行。得知趙某的情況后,常某主動登門找趙某協商合作,兩人一拍即合。他們一個以土地和勞力折股,一個以資金入股,風險共膽,利益同享。按事先約定的股份分紅原則,兩人合伙建起一棟大棚,年純收入近萬元。
種菜日記天天不忘
近年來,“大棚村”里一些有文化、有知識的人都寫“種菜日記”。青年農民侍守林是村里的種菜能手,他的種菜日記密密麻麻寫了五六本。既記土壤分析、下種、追肥以及蔬菜病蟲害發生情況,也記種菜收支賬,總結種菜經驗教訓,積累了大量的技術信息。(江蘇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