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新生兒出生后3~7天內臍部殘端脫落會形成肚臍。有少部分嬰兒因臍環未閉或閉鎖不全使得其臍部疤痕組織薄弱,一旦劇烈哭鬧、咳嗽或出現便秘、消化不良等癥狀,就會造成腹內壓力升高,腹內臟器或組織經臍環突出于體表,從而引起臍疝。
假如臍疝的直徑為1~2厘米,可在醫生指導下做簡單處理,具體做法是:把突出腹外的組織小心地推回腹腔內,并用一張比突出物直徑略大的硬紙片,墊上少許棉花并用布包好,壓住臍部,然后用繃帶包扎固定。要注意保持包扎期間繃帶的干燥和清潔,避免引起臍部炎癥。待到臍部不再有組織突出時,就可解去繃帶。假若孩子啼哭后膨脹出的肚臍不能自動回復,或是疼痛難忍時,要及時送醫院治療,避免發生嵌頓性臍疝。
總之,發現孩子有“臍疝”,切莫驚慌。因為臍疝有自愈傾向,一般情況下會在嬰兒滿周歲前消失。若孩子兩周歲時臍疝仍未消失,就該去醫院進行修補手術。(廣西 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