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特性:生育期126天,中熟偏早。植株呈塔形、較緊湊,株高99.85厘米,莖稈粗壯、茸毛多,整齊度好。葉片較大、葉色中等,單株果枝數16.8臺,單株結齡19.8個,鈴卵圓形、嘴尖,單鈴重5.9克,吐絮暢,子指10.4克,衣分41.1%,霜前花率94.9%。
產量:參加長江流域棉區抗蟲棉品種區域試驗,1999年平均667平方米(1畝)產皮棉94.42公斤,比對照中棉所29增產6.83%;2000年平均667平方米產皮棉98.10公斤,比對照泗棉3號增產14.15%。兩年均居參試品種第一位。2004年在浙江省江山縣種植該品種2公頃(30畝),平均667平方米產子棉突破503.5公斤。
品質:經農業部纖檢中心檢測,2.5%跨長28.8毫米,比強度22.6克/特克斯,麥克隆值4.4。
抗性:感枯萎病,耐黃萎病,適宜在枯、黃萎病發病較輕的地區種植;較抗棉鈴蟲,高抗紅鈴蟲。
該品種已于2005年通過國家審定(國審編號:國審棉2005017),適合江蘇、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河南南部棉區種植。(湖南 龔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