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寶戰役是我軍渡江戰役后實施戰略大迂回,殲滅敵重兵集團物一次重大戰役。在戰役過程中,我軍在情報戰線上與敵斗智斗勇,隱真示假,用假情報迷惑了號稱“小諸葛”的白崇禧,使我軍從容 地采取正面進攻、東西迂回、斷敵退路的作戰部署,一舉全殲盤踞在衡陽、寶慶(今邵陽)地區的白崇禧集團主力4個師47000余人,使白崇禧喪失了與我軍周旋的軍事本錢。這場出色的情報戰電受到了毛主席的電報稱贊。
1949年渡江戰役后,在我軍摧枯拉朽的攻勢面前,國民黨殘余軍事勢力如同驚弓之鳥。在此情況下,如我軍繼續猛打猛沖、正面推進或近距離包圍迂回,極有可能迫敵逃離大陸,從而影響我軍消滅國民黨殘余在中國大陸的預定目標。尤其是素有“小諸葛”之稱的白崇禧,用兵非常謹慎,盡量避免與我軍主力接觸,企圖保住老本,以待時變。為此,毛澤東和中央軍在全面分析戰場形勢后,指示我軍對白崇禧集團及西南各敵,必須采取大迂回動作,插至敵后,先完成包圍,然后再回打的作戰方針。
按照毛主席中央軍委“大迂回、大包圍、大殲滅”的戰略部署,我第四野戰軍主力迅速由平津地區南下、行程120訟里到達中南地區,隨即于7月發起宜沙和湘贛戰役,解放了宜昌、沙市和湘贛廣大地區,并于8月爭取了國民黨長沙綏靖公署主任、湖南省主席程潛和第一兵團司令陳明仁率部起義。迫使當面之敵白崇禧集團倉惶逃至衡陽、寶慶(邵陽)地區,企圖再構筑一條東與余漢謀集團銜接、西與敵川湘鄂綏靖公署守希濂集團呼應的湘粵聯合防線,繼續與我軍對峙,阻我軍前進。針對白崇禧的作戰特點和部署,毛主席中央軍委及時指示四野前方指揮員:“白崇禧本錢小,極機靈,非萬不得已絕不會與我作戰。因此,對白崇禧集團作戰,應采取遠距離迂回包圍方法迫使其最后不得不與我作戰?!?/p>
如何落實毛主席中央軍委的指示,迅速、完全地殲滅白崇禧集團是四野我軍面臨的重要課題。為此,四野首長連日召開會議,進行作戰部署,認真分析白崇禧集團在我軍進攻下可能采取的行動:一、撤往云、貴;二、逃往海南島;三、撤往廣西死守老巢;四、在湖南與我軍決戰。這四種選擇,前兩種會使三處敵人集聚,增加我軍解放該地區的困難,第三種退守廣西,更對我軍十分不利。白部在廣西老巢可憑借十萬大山復雜地形與我軍周旋,無疑會增大我軍消滅該部的困難,如白部幾萬敵軍退至越南境內,不僅將使我軍束手無策,而且還會給胡志明領導的越南人民革命斗爭帶來巨大壓力。只有第四種滯留白崇禧集團在湘南地區與我決戰,則我軍既有決勝的把握,又對以后戰局發展和徹底消滅國民黨殘余力量極為有利。但究竟白崇禧集團會采取哪種戰略行動,野戰軍首長一時難以準確推斷,于是情報戰就成為大戰前夕的重要環節。為此,四野政委羅榮桓和參謀長劉亞樓立即將負責情報工作的四野二局局長彭富九叫來,交給他一個特殊的任務:采取一切手段,迅速查清白崇禧集團下一步的行動。
彭富九局長受領任務后,深知責任重大,它直接關系到我軍制定何種作戰方針和采取的作戰行動。令他焦急萬分的是,目前我軍雖多路偵察極盡努力,但仍未掌握有價值的情報。經過反復思考,他感到不僅要從人力偵察中獲取情報,而且要從技術偵察中打開突破口。于是他立即把相關偵察員叫來,共同將我軍電臺截獲的幾百份敵往來電報找來逐一仔細分析研究,力圖從中尋找出蛛絲馬跡。這時,有三份電報引起了彭局長的注意:第一份是白崇禧司令部電令各軍給團以上單位發1巧0000的廣西地圖;第二份是白崇禧電告廣西省政府速報各地存糧數;第三份是電告廣西省政府上報各地橋梁分布及負重情況。彭局長立刻意識到這幾份電報的價值,便迅速把電報和他的看法向野戰軍首長作了匯報。野戰軍首長經過分析,很快判斷出白崇禧集團有想回廣西老巢的戰略企圖。
在此基礎上,野戰軍首長又進一步分析,白崇禧集團雖然計劃退守廣西,但卻絕不會甘心不戰自退放棄湘南,眼下正處于舉棋不定之中。這正利于我軍抓住戰機,消滅白崇禧主力于湖南地區。然而,這時四野面臨的戰前態勢也是相當復雜微妙。我軍如作戰行動急猛,白部就可能會迅速退守廣西,出現我軍極不愿看到的結果。為實現毛主席和中央軍委消滅白崇禧集團主力全部或大部于湖南地區的戰略要求,四野首長最后制定了先穩住敵軍,暫緩攻擊,以兩支部隊從東西兩翼作戰咯迂回,截斷敵退路后再圍而殲之的作戰方針:以我軍第十三兵團為西路軍取道沅陵、芷江,直插廣西的百色、南寧,斷敵西退云、貴的退路;以第四兵團、第十五兵團和兩廣縱隊為東路軍,奪取廣州,爾后第四兵團繼續西進,實施大迂回,斷敵逃向雷州半島和海南島的退路,與西路軍形成對白崇禧集團的鉗形合圍;以十二兵團為中路軍,發動衡寶戰役以牽制敵人,待我軍合圍完成后,尾隨敵人進入廣西,與預期到達的第四、第十三兵團最后殲滅白崇禧集團于廣西境內。遵照四野總部指示,我第四、第十三兵團兩支部隊避大道、走小路,晝伏夜行,執行戰略迂回任務。但畢竟是大部隊行動,隨時都有被敵發現的可能,如果意圖暴露會使我軍前功盡棄。為此,野戰軍首長決定采取進一步措施,最大可能地穩住白崇禧集團。那么,采取什么辦法最好呢?
恰在這時,我軍破獲了敵軍在長沙的一部電臺,并俘虜了敵電臺臺長,原來“小諸葛”白崇禧在長沙撤退時還耍小聰明地布置了潛伏電臺,專門搜集我軍最新動向的情報。定時向其司令部發送。二局彭富九局長立即把這個情況報告給主管的野戰軍羅榮桓政委,羅政委經過片刻思索,立刻敏銳地問道:“敵軍知道不知道這個電臺被我破獲?”彭局長回答:“這個情況還不清楚?!?/p>
羅榮桓政委聽后,立即指示彭局長連夜突擊審訊被俘的敵電臺臺長,把情況搞清。敵臺長是個白面書生,被俘后一直驚恐不安,彭局長在審訊中對他進行了政策攻心,詳細講明了我軍優待俘虜的政策,啟發他棄暗投明。敵臺長經過教育后表示愿意投誠效力,站到人民—邊。他交代說,電臺被破獲的報警暗號目前還未來得及發出,白崇禧司令部眼下并不知道該電臺已被解放軍破獲。同時他還交出了電臺密碼。
野戰軍首長得知這一情況后極為重視,經過研究,決定將計就計利用這部電臺向白崇禧司令部發報,用假情報迷惑、麻痹敵人,以達到拖住敵人、掩護我軍戰略行動的目的。于是劉亞樓參謀長親自擬就了電文,內容大意為:共軍四野士兵多系東北人,初到南方水土不服,又極為疲憊,傷病員甚多,正處于休整狀態,部隊已發放秋衣,未發現有重大行動之跡象云云。這份電報由彭富九局長親自監督敵電臺臺長拍發。羅榮桓政委聽到電報發出后十分風趣地說:“‘小諸葛’這回可要聰明反被聰明誤了。”
白崇禧收到電報后信以為真,經過—番仔細研究,“小諸葛”非常自信地斷定四野我軍目前還需要一段時間休整,不會很快向其發起進攻。于是便制定了繼續修筑工事,先圖固守,尋機再戰的方針。當我軍第四、第十三兵團完成戰略迂回包抄,與正面我第十二兵團對其形成三面夾擊之勢時,白崇禧才如夢初醒,驚慌之中急忙指揮部隊全線向廣西方向撤退,但為時已晚。10月14日,四野我軍向敵發起了總攻,一舉消滅白崇禧集團主力第七、第四十八軍4個師47000余人。其中敵第七軍是白崇禧裝備最為精良的家底部隊,它的覆滅使白崇禧集團受到了致命打擊。
衡寶戰役結束后,毛主席發電報稱贊四野在情報戰線上也打了一個勝仗,用假電報迷惑穩住敵軍,贏得了戰機。戰后,國民黨內部和外電也議論紛紜:素以“小諸葛”自稱的白崇禧在與我軍的角逐中,為何竟沒有察覺出我軍的戰略意圖和行動,進而落得退路被截,本錢喪盡的慘敗?其實他們哪里知道,“小諸葛”正是太聰明,才栽在了我軍假情報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