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被譽為“世界第一神探”、富有傳奇色彩的美籍華人李昌鈺博士懷著對祖國人民的深情厚誼,訪問了風景秀麗的綠城南寧。自治區政協主席馬慶生在會見李昌鈺博士時,向他贈送了一幅“德音傳千里,神名天下揚”的自撰聯。這幅盈聯字體蒼勁有力,雄渾豪邁,其書寫者便是自治區政協委員、著名書法家、廣西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廣西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韋克義。在自治區政協九屆三次會議開幕前夕,記者采訪了韋克義。韋克義給人的感覺是溫文儒雅、平易近人。隨著采訪的深入,記者有一個深切的感受,那就是韋克義身上所表現出藝術魅力使你不由自主地想走近他、解讀他、領略他的藝術情操和內心世界。
說起韋克義,我們很多人特別是書法界同行對他都非常熟悉。他出生于“宋四家”之一黃庭堅謫居之地——文化氛圍濃郁的宜州市一個書香門弟家庭,他的祖父是清末秀才,同時還是一名功力深厚的書法家,給家里留下了一大撲珍貴的翰文墨寶。韋克義稟承了祖輩的藝術天賦,受到了良好的藝術熏陶,自幼就與書法結下了不解之緣。他六歲開始習字,遍臨歐陽顏柳,打下了較為扎實的楷書基礎。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也是坎坷曲折的。韋克義的人生也并非一帆風順,也曾飽經生活的艱辛,他下鄉插隊,當過農民、工人、教師、記者、編輯、行政干部、無論逆順得失,他依然墨興不減,連出差、侯機、等車等一切“有機可乘”的時間,他都用到寫寫畫畫、勤練書法上,書法日臻老到嫻熟。特別是他在自治區黨委辦公廳工作期間,得鐘家佐“文質彬彬、玲瓏豐潤”書風之妙,書法有了長足進步。
在采訪中,韋克義對記者坦言他的學書格言是“書如其人,人有人品,書有書品,書以人品立世,人靠書品傳世。先讀書做人,然后方為書之道也”。時至今日,他仍然堅持每天寫楷書百字、磨練意志,修心養性,一筆不茍,講求法度,踏實認真,耐心細致。人如其書,長期的修養磨練,養成了他清逸脫俗,氣定神閑,運籌帷幄的氣質。
天道酬勤,功夫不負有心人。韋克義數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努力結出了累累碩果,使他成為一位名副其實的“學者型領導”和“學者型書法家”,其論文、散文、書法作品頗豐,多次獲廣西和全國獎。其書作曾作為廣西壯族第一人,收入北京人民大會堂和毛主席紀念堂珍藏;書法人選第四屆當代書畫家作品邀請展,榮獲“當代百家中青年書畫家”榮譽稱號;“首屆新世紀杯書法大賽”獲特別大獎,被授予“新世紀杰出藝術家”稱號;“時代潮杯全國黨政干部書法大賽”獲優秀獎,“新世紀全球華人書法大賽”獲優秀獎;“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80周年——翰墨頌輝煌全國書法大展”等等。以書會友,以文傳情,韋克義的書法作品多次作為對外友好交往的禮品贈送給海外友人和區內外知名人士。2000年,英國駐華大使高德年夫婦和英國駐廣州總領事館領事李豐訪問廣西時,他應邀為外國友人作書法表演,看了韋克義的書法表演,高德年大使稱贊中國書法無色而具畫圖的燦爛,無聲而有音樂的和諧“,對韋克義的書法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其書法作品曾選送“維也納中國廣西文化周書畫展”在奧在利展出。越南友人也特別喜歡中國書法,韋克義的書法作品曾作為中越兩國人民友誼的象征,贈送給越南國家貿易部研究院院長阮文歷博士、研究司司長裴友道博士等越南朋友,為弘揚國粹,傳播中國傳統文化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散文《最是母愛難忘》讓不少讀者感觸到了韋克義內心深處的縷縷親情,這篇散文獲“中國走上二十一世紀文藝創作研討會”二等獎,被當代中國詩人作家代表作陳列展藏館、當代文學藝術研究所正式永久性陳列展藏。論文《新聞報道力求真、新、快、深》獲全國文藝作品創作研討會論文類一等獎;現代國家必須是法治國家》被評為1999年度廣西縣處級以上黨委(黨組)學習中心組成員理論文章征文活動一等獎;《認識十季節+科技:增產》獲“農業與科技結合戰略研討會’’二等獎;《走出認識誤區,堅持兩手抓》獲“廣西首屆行政監察理論研討會”一等獎;《吸納其他社會階層先進分子入黨不會改變黨的性質》在全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理論與實踐研討會中榮獲優秀論文一等獎,文中有關觀點被《求是》雜志刊載。《正確反映和兼顧各方面的利益》在《人民日報》發表,被選人《黨員干部關注的十四個重大理論課題》。此外,他創作的六集電視劇《天亦有情》在廣西電視臺、中央電視臺播放,受到觀眾的好評。
文章合為時而著,書法當隨時代走。在中國—東盟博覽會召開前夕,韋克義書自作詩《廣西賦》時至今日還深深地印在記者的腦海里。《廣西賦》出版于中國——東盟博覽會召開前夕,其目的是宣傳廣西,讓全國人民乃至世界了解廣西、了解壯鄉,表達了韋克義對家鄉人民深深熱愛的赤子之情。全賦二十八行,四百余字,介紹了壯鄉歷史文化,人文地理、礦產資源和風光山水,語言精煉,文采飛揚,瑯瑯上口,易記易誦,賞心悅目,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作為一份彌足珍貴的文化瑰寶向中國—東盟博覽會獻禮,謳歌了壯鄉各族人民合睦團結,勵精圖治,創造美好明天的壯志雄心。書集中之行草書,有懷素、張旭精神,落筆大膽、自然、和諧,或潤或枯,迅疾險絕處亦見平穩靜穆,又兼有顏體之雄強,大將風度,整篇大氣磅礴。用筆精到,線條筆畫互為照應,顧盼生情,既長于技術性,又不乏于天趣,字形結構嚴謹,就字取形,險斜奇正,各盡其妙,情性舒暢。他的隸書,師從漢隸,體格多樣,肥瘦厚薄,大方華貴,筆筆到位,功夫扎實,古樸高遠,躍然紙上。其喈書出于歐體,功底深厚,基礎扎實,筆畫精到,偉岸大方,有金石味,碑貼互用,方圓結合,十分豐富。韋克義的書法與富于文采的詩篇《廣西賦》交映生輝。
由于韋克義超乎一般的藝術造詣和行政管理能力以及他為壯鄉文化事業作出的突出貢獻,使他獲得了較高的社會聲譽。2002年,韋克義擔任第九屆自治區政協委員,用其超前的思維方法和獨到的藝術見解為廣西各項事業的發展和社會進步建言獻策。
當談到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如何履行參政議政職責時,韋克義顯得激動起來,他說:“作為委員,要時刻關注人民的疾苦,反映人民的呼聲。”他身體力行履行—位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的職責。在去年的自治政協九屆二次會議期間,由韋克義牽頭的10位政協委員應宜州市廣大干部群眾的呼吁,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關于要求黔桂鐵路宜州路段改線的建議”的提案。自治區有關部門和柳州鐵路局非常重視,自治區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接到提案后,立即根據宜州的實際情況將宜州車站改建方案上報了鐵道部,引起了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與時同時,柳州鐵路局在答復中也表示要積極協助地方政府向鐵道部反映,創造條件爭取工程盡早實施。日前,鐵道部已正式行文,同意宜州鐵路改線。聽到這些消息后,宜州廣大干部群眾非常高興,紛紛稱贊政協委員反映了人民的呼聲,真正為人民辦實事。
面對紛至沓來的榮譽,韋克義平靜地說:“那只是我充實的過去,我相信,一分耕耘必有一分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