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文題(5B)
模擬考場作文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有這樣一個實驗:一個長跑運動員參加一個5人小組的比賽,賽前教練對他說,據我了解,其他四個人的實力并不如你。于是,這個運動員輕松地跑了個第一名。后來,教練又讓他參加了另外一個10人小組的比賽,教練把其他人平時的成績拿給他看,他發現別人的成績并不如自己,他又輕松地跑了個第一名。再后來,這個運動員又參加了20人小組的比賽,教練說,你只要戰勝其中的一個人,你就會勝利。結果,比賽中,他緊跟著教練說的那個運動員,并在最后沖刺時,又取得了第一名。后來,換一個地方,賽前,關于其他運動員的情況,教練并沒有和他溝通過。在5人小組的比賽中,他勉強拿了一個第一名;后來在10人小組的比賽中,他滑到了第二名;20人小組的比賽中,他僅僅拿了一個第五名。而實際的情況是,這次各個組的其他參賽運動員與第一次的水平完全相同。
你如何看待上述實驗?請以“自我成敗與他人激勵”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文體自選;3、題目自擬;4、不少于800字。
考前思路點撥
是的,生活中不會永遠有人告訴我們競爭對手的實力和能力。一個著名的企業經營家曾說過:一個優秀的人才,他的自信力恒久不衰。是啊,即使你曾經是一塊金子,但在缺乏他人激勵時,如果自信力迅速下降,主動地把自己“安排”到一個較低的位置上,就會讓自己一步一步地從優秀的高地上走向平庸的位置,黯然褪色為一塊鐵,甚至甘心墮落為一粒沙子,長久地淹埋在沙土里,不被人發現。
【文題設計及思路點撥:李雁林】
訓練文題(5C)
模擬考場作文
這是一片起伏的灌木叢生的原野,灌木上結著鮮紅的大小不一的漿果。有一天,三個年輕人從這里經過,被這繁星般的漿果吸引住了。他們約定,從小路的起點走到終點,每人摘一枚漿果,看誰摘的最大。當然,每人只有一次采摘的機會,而且只能一直朝前走,不能走回頭路。
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位年輕人,你怎樣摘到一顆較大的漿果?這一段路途的經歷對你的人生有什么啟示?請以《人生路上的漿果》為題,寫一篇敘議結合的文章。
【文題設計:張培巨】
訓練文題(5D)
模擬考場作文
閱讀下面的一首小詩,根據要求作文。
距離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我們/近在咫尺/卻似/遠隔天涯
請以“距離”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文章要與“距離”有關系;2、文體不限,可以記敘經歷,編述故事,抒發感情,發表議論,展開想象,等等;3、題目自擬;4、800字左右。
考前思路點撥
“距離”這一話題的范圍是很寬泛的,對學生的限制很小,為學生寫作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寫作時須注意如下問題:
1、要寬題窄做。應該在分析、揣摩命題的同時,對提供的話題進行切分,化大為小,化虛為實,化抽象為具體,將其分解成若干個“子話題”,以縮小取材的范圍,在細、實、深上下功夫;否則,會感到難度太大,無從下手。2、所給材料只提供話題,不提供文章主旨。寫作時需根據話題確立主旨,并運用自己的素材進行印證,要與材料作文區分開來。3、善于揚長避短。要結合自己的思維特點和寫作優勢,選擇你擅長的文體、熟悉的素材、拿手的技法。4、對話題要有組合轉換能力。在一個“話題”統攝之下,將自己的思想、觀點、才情靈活地融入到文章中去。
【文題設計及思路點撥:王敬宇】
訓練文題(5E)
模擬考場作文
讀下面材料,體會其中蘊涵的哲理,自選一個角度作話題,自定立意,自擬題目,用議論文體,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為丟失一顆鐵釘,而失去一只鐵蹄;
因為丟失一只鐵蹄,而失去一匹戰馬;
因為丟失一匹戰馬,而失去一位騎士;
因為失去一位騎士,而輸掉一場戰爭。
考前思路點撥
本次作文命題有兩點創新:
一是命題沒有指定一個話題,沒有劃定一個范圍,而是放手讓考生自選話題。當然自選并非是亂選,話題必須從材料中來,立意也必須與材料本身蘊涵的哲理相聯系。打個比方說,考生所選的話題好比“風箏”,看似自由,其實“線”還是掌握在命題人手里。就所給材料而言,從“丟失一顆鐵釘”到“輸掉一場戰爭”,之間蘊藏著“小與大”“因與果”“偶然與必然”等辯證關系,也就是本次作文可以選用的恰當話題,據此立意才是符合題意的。
二是命題人一改過去“自選文體”為指定“用議論文體”作文,意在匡正近幾年泛濫成災的“四不像”文體或徒有其表的創新文體,要求考生寫出規范性的議論文,并在思想的深刻上下功夫,可謂一石三鳥,匠心獨運。考生必須學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必須占有豐富的素材和具備較強的文體意識,這樣才能寫出佳作來。
【文題設計及思路點撥:周明榮】
訓練文題(5F)
模擬考場作文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1)《韓非子·五蠹》中有一個“守株待兔”的故事:傳說戰國時,宋國有一個農民看見一只兔子撞在樹樁上死了,他便放下手里的農具在那里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2)遇到無法抵抗的時候,靜靜地等待機會,真是要比橫沖直撞地浪費體力有用得多啊!
———劉墉(臺灣)
(3)春風,是冰河的等待;收獲,是秋天的等待;雨露,是大地的等待;陽光,是大海的等待。
———汪國真
以上幾段文字中都提到了“等待”。你對“等待”是怎么看的?“等待”引發了你哪些聯想?請以“等待”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此題引用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以不用;2、立意自定;3、文體自選;4、題目自擬;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襲。
訓練文題(5G)
模擬考場作文
閱讀下面的故事,然后根據要求作文。
年輕的建筑師向他的老師求教,怎樣才能把高樓大廈建得更高大、更雄偉,以展示自己的設計才能?
老師低頭不語,只是用手指指腳下的土地。在年輕的建筑師幾次請求下老師才說出兩個字:向下。
年輕人不解其意。一日,他到林木繁茂的公園,見到一場大風過后,許多低矮的小樹有的被連根拔起;而參天大樹卻依然挺立,毫無損傷。這時正好碰到許多人在挖坑植樹,有人大聲關照:“坑挖深些,根才牢呀!”于是年輕人立即醒悟“想要向上,先要向下,打牢根基”的道理。
“根深樹牢”,人皆知曉。凡事難道不都該眼睛向下、著力向下、關懷向下、愛心向下,而后才會獲得大樓向上、事業向上、人心向上、精神向上嗎?社會的根基穩固,我們的生活不就蒸蒸日上了嗎?
向下,其實是在向上。
請以“向上與向下”為話題,自選文體,自擬題目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題設計:馮雨珍】
訓練文題(5H)
模擬考場作文
閱讀下面的故事,然后根據要求作文。
父子倆住山上,每天都要趕牛車下山賣柴。山路崎嶇,彎道特多,老父較有經驗,坐鎮駕車,兒子眼神較好,總是在要轉彎時提醒道:“爹,轉彎啦!”
有一次,父親因病沒有下山,兒子一人駕車。到了彎道,牛怎么也不肯轉彎,兒子用盡各種方法,下車又推又拉,用青草誘之,牛一動不動。
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個辦法了,他左右看看無人,貼近牛的耳朵大聲叫道:“爹,轉彎啦!”
牛應聲而動。
牛用條件反射的方式活著,而人則以習慣生活,這往往表現為一種強大的力量。對于其他事物,我們應該懂得去順應它原有的生活方式與習慣;對于我們的同類———人來說,我們會因為自己的情感與喜好表現出不同的態度;而對于我們自己,又該如何看待自身的習慣呢?
請以“習慣的力量”為話題,自選文體,自擬題目,寫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文題設計:馮雨珍】
訓練文題(5I)
模擬考場作文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在一次中層干部會議上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石頭怎樣才能在水上漂起來?”反饋回來的答案五花八門,有人說“把石頭掏空”,張先生搖搖頭;有人說“把它放在木板上”,張先生說“沒有木板”;有人說“石頭是假的”,張先生強調“石頭是真的”……終于有人站起來回答:“速度!”張瑞敏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正確!《孫子兵法》上說‘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勢也’。速度決定了石頭能否漂起來。”
人生不也是如此嗎?沒有人為你等待,沒有機會為你停留,只有與時間賽跑,才有可能會贏。早起的鳥兒有蟲吃,趕在別人前頭,不要停下來,這是競爭者的狀態,也是勝利者的狀態。請以“成功與速度”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此題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標題自擬;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襲。
考前思路點撥
“人活著,便是在賽跑,只有速度和方向。”這是一位希臘哲人說過的話。不管你是否把它作為座右銘,你都必須意識到:一切都需要速度,這是成功的基石。石頭總是要往下落的,但速度改變了一切。打水漂的經驗告訴我們,石頭在水面跳躍,是因為我們給石頭一個方向,同時賦予它足夠的速度。
在非洲,每天早晨羚羊睜開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須比跑得最快的獅子跑得更快,否則,我就會被獅子吃掉。而就在同一時刻,獅子從夢中醒來,首先閃現于腦海的第一個念頭是:我必須追得上跑得最慢的羚羊,要不然我就會餓死。于是,幾乎是同時,羚羊和獅子一躍而起,迎著朝陽跑去。生活就是這樣,不論你是羚羊還是獅子,每當太陽升起之時,就要毫不遲疑地向前奔跑。只有努力拼搏、不斷超越的人,才能用奮斗改變命運,享受每天明媚的陽光,觀遍人生的美景。不思進取的人則遲早會被淘汰出局。
【文題設計及思路點撥:許圣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