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謹以此文透析出一個真我。
一縷春光從門縫里擠進來,給了這昏暗的屋子一點生氣。書桌上的這盆夾竹桃大概也聽到了春的召喚,開始泛出點點綠意。夾竹桃,傳說是竹子爸爸和桃樹媽媽的孩子?;蛟S它什么也不能代表,但我相信它是有靈性的。在陪伴我走過了十八個春秋以后,它比誰都更了解我的過去和現在,比誰都更清楚我不為人知的弱點。
我打開窗戶,給夾竹桃澆了水,然后把翻完的年歷從墻上取下,無奈地換上一本新的。這是第幾次重復這個動作了?我并非衰老得記不清數,只是不愿意面對我又一次經歷了這由北雁南飛到萬物復蘇的輪回,因為這意味著遠去的韶華將離我更遠。即使我閉上眼睛,停止思維,樹上依然有雪在消融,我的夾竹桃也依然在進行著花開花落。
年輕的時候,呵,說這顯得太蒼涼,那么,換個說法,前些年的時候,我可以原諒貧窮,卻無法忍受平庸。而如今,我是不能忍受貧窮的,缺錢的日子里,母親那痛苦的呻吟把我嚇怕了,于是平庸倒成了無可非議的事情。
我也確實有過奮斗的雄心。每一個深夜,我都坐在窗前做題,發誓要和我的夾竹桃一起騰飛,希望它開花的時候我也結出了碩果。然而我的理想與信念,又怎能堅毅到在題海風云中打拼了數十載而依然純真與鮮活?
我曾認為自己是無堅不摧的,可倘若對手是時間,我必輸無疑。這根源,夾竹桃知道,不在其他,而在我變化無常的性格。
我曾把誓言寫在臉上,卻不曾刻在心中。我很寬容,不僅寬容別人,更寬容自己,所以我罕有對錯誤的愧疚感和對失敗的失落感。而當一個個日子從我遲疑著伸出來挽留它的手中溜過時,我也不禁汗涔涔而淚潸潸了。
歷史最大的特點便是重復性。我這是第幾次在我的小桃樹面前懺悔了?或許它也在嘲笑我了。我再也不愿意做這類滑天下之大稽的事了,因為它于我,不是滑稽,而是嘲弄,更是悲哀。
我唯一感到欣慰的是,我還敢嘲笑自己,還敢忍著巨痛撕開生命里虛偽的面紗。
點評
“認識自己”是需要勇氣的,“自嘲”更是如此。而作者用最平靜的語言達到了最強烈的藝術效果,在暴露自己的同時,其實也是在暴露人性的弱點,所以很能引起讀者共鳴。
寫文章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情實感。本文就是作者通過自己的切身感受,把自己與夾竹桃的特有情感寫得很真切。這種桃前述懷式的自嘲可謂獨辟蹊徑。在述懷中展示文章的主旨,抒發自己的人生感嘆:嘲笑自己,“忍著巨痛撕開生命里虛偽的面紗”,特別引人深思,發人深省。
別致雋永的標題,清晰嚴謹的結構,娓娓道來的敘述是本文的特點,也是本文取得高分的重要因素。所以,對于考生來說,一定要重視自己文章的標題、結構和語言,只有這樣才能得高分。
【張 健/薦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