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劇院里回蕩著一個聲音。“第一個動作時你離她太近了,你必須離得更遠些。就在那里,像這樣,這樣更好。”霍爾金娜重新站到布景的正中,聚光燈的燈光下。她的臉變嚴肅了,臉部線條更突出,更加聚精會神,整個臉的輪廓比頭一天訓練時更加明顯。這個擁有金牌無數的女孩一遍遍地模仿劇中人的動作,重復練習幾個小時后就要向觀眾們演出的每段臺詞。這是在四月,周六,幾片雪花使得莫斯科冷冰冰的天空生動了起來。在老劇院所處的火車站區,街道上擠滿了人,反襯出劇院里面的靜謐。在一段冗長的獨白過后,年輕的俄羅斯女孩發火了。“我就是記不住臺詞!”回到自己的化妝間時,她微笑著這樣說。
雅典奧運會之前,24歲的霍爾金娜接受了青年導演維丁諾格拉多夫的邀請。劇本源于85歲的作家亨利·米勒和他的最后一個情人、27歲的好萊塢女演員布蘭達·維納斯的通信。導演塞爾吉·維丁諾格拉多夫把信件改成了對話,并還利用了作家的大多數小說來回顧亨利·米勒三十年代在巴黎的情感生活。
令人吃驚?對于那些了解霍爾金娜的人來說,這不算什么,這姑娘本來就與傳統體操界很不協調,無論她的身材,她的風格,她的脾氣,她的選擇。在莫斯科,到處都能發現她的身影:體育報紙上,通俗報紙上,女性雜志的封面上,綜合性日報的頭版上。劇院只是她多姿多彩人生道路上的又一段插曲。“這也是為我開辟其他道路的方法。”她溫柔地解釋說,“我不想成為家庭婦女。我想要人們記住我。”
現在,霍爾金娜不再有什么需要證明的了。在她的整個運動生涯里,霍爾金娜比“體操皇后”科馬內奇收獲了更多的獎牌:在世界錦標賽、歐洲錦標賽和奧運會中,俄羅斯美人30次個人奪冠,羅馬尼亞美人只有21次。在她的戰功簿上,只缺少一枚奧運會全能金牌。這是她的一個很大的遺憾。1996年,霍爾金娜獲得了亞特蘭大奧運會的高低杠金牌,但是當時在其他四個項目中她還不夠成熟來競爭最高榮譽。在悉尼,她本來是最有希望摘取獎牌,但最后她不得不讓她的夢想飛走,因為官員們在調節跳馬高度時犯了一個錯誤。
“很難把一切都安排妥當。”留戀首都的奢華商店、美容院和高級飯店的霍爾金娜總結說:“以我為中心形成了一個小分隊來幫助我準備雅典奧運會。其中包括我的按摩師,我的教練阿爾卡耶夫和我二十歲的妹妹,她每個月來中心訓練三個星期。在劇院方面,它豐富了我的內在并且使我的身體可以獲得休息。我一個月只在周末表演兩次,導演服從我在運動方面的需要。”導演維丁諾格拉多夫耐心等待了六年,這位專注于自己職業生涯的體操運動員才接受了他的請求。“我尋找的是一個有著很強個性的年輕女孩,同時她不能是從演藝界出身的。”維丁諾格拉多夫,身兼《維納斯》的編劇、導演和演員。“自從亞特蘭大奧運會時我在電視上看到她,我就知道這個人就是她……我等待著她接受我的提議,而她在2001年世界錦標賽之后終于在時間表里找到了合適的時間。”
在莫斯科,遠離作為體操運動員的日常生活,霍爾金娜像是換了一個人。她穿著牛仔褲和黑色的卷領套頭衫,金發用一個夾子別在后面:年輕女孩變成了女人。手里夾著一支煙,她重新閱讀手稿,不時要接聽一直響個不停的手機,并且與其他的演員開玩笑,一個小時之后,人們發現她穿著小胸衣,坐在鏡子前面,頭上戴著卷發夾子,臉上撲了粉。藏在外表之下的體操運動員逐漸向其他人展現自己。過一會兒,她將會扮演布蘭達·維納斯的角色。
自11月2日以來,霍爾金娜參加了十來次演出。她的聲音還不能像她臺上的同行們那么準確自如,但是在彩排的六個月里付出的努力(發音、姿勢、舉止、表演技巧)開始有了一定成果。一位觀眾在演出結束之后承認說:“人們仍然可以感到她還不是職業演員。例如,當她走近觀眾時,可以猜出她害怕犯錯誤。但是她的表演仍然讓我感到吃驚并且非常愉快。”嗓音中的某種東西,在舞臺上吸引人眼光的表現,天使般的面孔,一種特別的優雅:當她在舞臺上,人們可以認出這么多微小的屬于霍爾金娜的細節。
“我認為在這種經歷中有些積極的東西。”阿爾卡耶夫事后承認說:“劇院為她帶來了很多東西,不管是在她的個人生活方面還是體操方面。在舞臺上,她更多地考慮觀眾的反應來進行表演,因此添加了臨場發揮的成分。”在大廳里,那些專程來看她的人們站起身來為她鼓掌,一些人還趕緊為她送上鮮花。她微笑著,煥發著光彩。不管是在頒獎臺還是在舞臺上,對于這個孩子來說只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引人注目并且被所有人喜愛。
□摘自:全體育

申思:最愛老婆和自己的左腳
那個秋夜,與申思相約在最能代表舊上海風情的外白渡橋拍照。這座始建于1907年的鐵橋是那時候最時尚的建筑之一。舊時上身馬褂,下身西褲的小K(相當于現在的小資)和穿著開高叉旗袍的女友都喜歡來到這段被稱作“西太平洋最美麗海岸”(外灘)的北端,朝著有魚有蝦的蘇州河里吐瓜子皮。
上海的男人素以“居家男人”著稱,很多人來到上海后都說這里的人,尤其是男人生活得很小資。記得,有一次申思回答記者提問,表示自己的最愛是“老婆和自己的左腳”,這個居家男人將自己的老婆和賴以成名的左腳看成同等重要。但我們隊現在實行的是走訓制,所以我還是有很多時間和家人呆在一起。”職業化帶給申思的不僅是財富,還有生活方式的改變。
申思做事向來低調,他的老領導郁知非曾這樣評價說:“申思就像一個外交家,每時每刻都非常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徐根寶時期的這位超級替補,在超級板凳上坐出了氣質,坐出了風度,也坐出了思想。曾幾何時,黃浦江邊傳出過他與當紅藝人梅婷拍拖的消息,申思對此也沒有什么反應,默默地,任流言煙消云散。換了別人,整天盼著被炒作,遇到如此良機,還不趕緊忽悠一頓?再看看與他同為申花隊腕級人物的范志毅、謝暉,一個聳肩闊背,一個目空四海;一個麻煩不斷,一個眼高手低。相形之下,申思的低調作風就更顯可貴。然而,后來的舉動就令人大跌眼鏡了,相戀四年后,申思與王云搞了一個“上海灘第一婚”,海陸空聯合作戰,那排場極盡奢華,那氣勢直逼小貝和辣妹。這時人們明白了什么叫做厚積薄發。作為典型小資,這點也體現了其精明的商業頭腦。在整場婚筵中,申思也讓人們看到了自己社交圈的廣泛,吳金貴、可可托維奇、劉軍等來自申花的朋友,朱光滬、李毅、孫剛等來自深圳的朋友,遲尚斌、徐云龍等來自北方的朋友,陸毅、鮑蕾、唐季禮、王汝剛、毛孟達等來自演藝圈的朋友……
同時,申思表現得很紳士,當大家在電視中看到他時,即使是剛剛踢過90分鐘的比賽,球衣都被汗水緊貼在身上,他也會極其認真地接受采訪,措辭文雅,條理清晰。2002年4月,當他最終無緣國家隊在韓日世界杯開幕前的最后一次集訓時,他的第一反應是:“沒什么。米盧不用我自然有他的道理。”在經歷了風風雨雨后,申思已經悟出做人的道理,他的座右銘是“寵辱不驚”,雖然他自己也認為現實社會中不太可能做到這點,但是有一個做人的原則總比沒有要好。所以,很多球迷提及申思,通常的評價都不外乎兩條:一、在場上他用腦踢球;二、在場下他文質彬彬。
也許只有上海這樣的地方才能出申思這樣的“智慧型球員”,有一段時間,國內球員、教練出書成風,但基本上全由人代筆。只有申思的《球門之間》是他自己一筆一劃寫出來的,申思小時候就喜歡看書,最欣賞的作家是大仲馬,最喜歡看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申思說過,是埃德蒙·鄧蒂斯傳奇般的經歷和快意恩仇讓他感動。10年后申思看了一部類似題材的影片:《肖申克的救贖》,他認為書和影片中最精彩的其實是相同的,就是埃德蒙·鄧蒂斯從麻袋里逃出來和蒂姆·羅賓斯從污水管道出口爬出的那一刻,那種情景會讓人感動得哭泣。
作為一個講究生活情趣的年輕人,同時作為一個HI-FI,申思對流行音樂,尤其是西方流行音樂也表示出了濃厚興趣。讓我們來看看申思最喜歡的五張唱片。
Bee Gees兄弟《精選》——純情老歌;聽Bee Gees的歌很有懷舊味道,這點申思也不否認。好的老歌就像醇酒,令人回味無窮,至少他是這么認為的。
桑塔納《精選》——拉丁風暴;作為杰出的拉丁吉他大師,墨西哥人桑塔納組建的樂隊所表現出的風格令申思為之傾倒。
The Doors《精選》——風暴上的騎手;什么是酷,“大門樂隊”的Jim Morrison才是至酷,這點申思自然是自嘆不如。The Doors先迷幻后激奮的風格,正符合申思的球路。
槍炮與玫瑰《現場精選》——姜還是老的辣;重金屬的元老,槍炮與玫瑰無論到了何時,都應該受到尊重;用不了很久,申思也將成為上海足球的“元老級”人物,走到馬路上,有人會打招呼:“原來是申思啊,我是看你踢球長大的。”
大圍攻《夾層》——霸氣十足;這張唱片頗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Massive Attack的音樂并不像他們的名字那么咄咄逼人;但對于以往被認定“攻強守弱”的申思,或許可以從中提取靈感,在場上顯示出更多的霸氣。□來源:競賽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