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初,農民翻身當主人,家家戶戶都要添置家具,故而鄉村里的木匠特別吃香。
皖東王匠村有個姓常的老木匠,人稱常師傅。他方木圓木都會做,技術精益求精,方圓數十里聞名,四方八鄰的農家子弟都想拜他為師,跟他學手藝。可是他收徒的條件相當高:一要人品好,二要能吃苦,三要聰明有才智。因此,許多想拜他為師的小伙子都過不了這三關。
一天,常師傅正在家里做農具,忽然有個青年小伙子來到他家,二話沒說,一進門就叩頭跪拜叫師父。常師傅將他扶起來,瞅了瞅,這小伙子濃眉大眼,人長得不錯,可是不認識,便問:“你姓啥名誰呀?”青年人道:“我姓師之祖,師姓我之名。”
常師傅愛好制謎猜謎,一聽青年人出口成謎,以謎語自報姓名,心里就有些高興了,笑瞇瞇地答道:“你姓魯名常!”說畢,他把手中的鑿子一舉,問道:“這叫什么東西?”
魯常一看是個普通的木工工具,知道是在考他,便以謎語答道:“師父手中魔杖投,半身木柄半身鐵,腳下如刀能掏孔,頭上斧擊會披發。”
常師傅聽他以謎語道出“鑿”子,更加高興了。心里想:這么多年,我就想選個會謎語的知音當徒弟,好在勞累時解解悶,便道:“好小子,你會謎語,那好!我出三個謎,你若能以謎解謎,我就收你為徒。”
原來,魯常早就想學木匠,他聽人說常師傅要以考謎語收徒,便向老人們學會制謎猜謎的訣竅。他一聽常師傅要出謎考他,顯得很高興,就拱手一揖道:“請師父出謎!”
常師傅手捋胡須,想了想道:“我有一間房,半間租與轉輪王;有時射出一線光,天下邪魔不敢當。”
魯常聽了,心里想:這個謎是宋代才子蘇東坡制作的,民間久已流傳,誰人不知,誰人不曉。于是,他自編一謎解答道:“小小輪盤像只船,師傅搖櫓徒兒牽;去時拉著纖繩走,回來搖櫓師收還。”
常師傅一聽,滿心歡喜。原來魯常說的謎與他的謎異曲同工。接著,常師傅又出第二個謎:“一物生來真奇怪,下面吃來上邊屙;頭上長著大耳朵,不走平路愛坎坷。”
魯常略加思索便開了口:“晚輩也有一謎,容我講來——兩個翅膀一個牙,從小到老總是爬;生就愛管不平事,口吐萬朵白蓮花。”
常師傅連出二謎,都被魯常以謎對謎解答了,心里更加高興。最后,他出第三個謎:“木弓鐵作弦,拉弓不射箭,沙沙連聲響,雪花落一片。”
魯常一聽這個謎,心里更樂了:師父出的都是本行工具謎,多虧早有準備。于是,他興高采烈地道:“弟子也有一謎,請師父指教——滿身都是牙,遇事兩頭拉;誰也談不攏,總是鬧分家。”
常師傅見三個謎都被魯常以謎解答了,滿心歡喜。再細看魯常,見他滿臉憨氣,知道是個誠實的農家后生,不像奸慝之人,于是決定收魯常為徒。
讀者朋友,你知道他師徒倆的謎底嗎?
※謎底在本期內文上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