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男權制批判李銀河
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大多數文化形成了男權制,并持續了數千年之久,只有少數例外,比如人類學家米德所研究的一些島國和蔡華研究的云南省的摩梭文化,因此,男權制是一個跨文化的現象。
雖然女性主義理論千差萬別,但在一點上高度一致:男權制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永恒的,它有人為建構的成分,而且可以改變。其實,在最近100年間,它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而這一改變與女性主義理論家、實踐家的努力有關,是風起云涌的婦女運動的直接后果。
概括地說,男權制包括以下內容:
男性統治。所有權威的位置,無論在政治、經濟、法律、宗教、教育、軍事、家庭中,都保留給男性;用男性的標準評價女性,而不是相反。
想像一下在報紙上這樣評價總統:我想知道他是否能像女性那樣做個好總統,可能所有人都會覺得別扭。與此同時,在報紙上對女性總統競選人評價說“我想知道她是否能像男性那樣做個好總統”,卻顯得那么“自然而然”。
男性認同。核心文化觀念關于什么是好的、值得向往的、值得追求的或正常的,總是同男性和男性氣質理想聯系在一起。例如,用“男人”的“他”代表人類。男人在前臺,女人是背景,使得女性邊緣化,把女性變為規范之外的人和例外,在男主外女主內的前提下,把掙錢的工作當做事業,而不掙錢的家務不是事業。
將女性客體化。在男性事務和交易中將女性用做客體;限制和阻礙女性的創造力;不讓女性接觸社會知識和文化成就的很多領域;否定女性的性;將男性的性強加于女性;命令和剝削女性的勞動力,控制其產品;肉體上限制女性,阻止女性的活動;文化意識形態和信息貶低女性,貶低女性的角色、工作、產品和社會環境;符號設計暗含對女性的貶低;社會結構安排從社會最高權力機制排斥女性。
當男性統治女性時,他們說的是:上帝或自然迫使女性服從男性,通過賦予男性某些品質(理性、邏輯、智力、靈魂),賦予女性另外一些品質(混亂的情感、無法控制的性欲等),將女性邊緣化。男性并不直接說女性什么,而是用委婉的話去掩飾真正的含義,當他們想促使女性屈從于男性時,卻是用“保護家庭”的口號出現。
在當今社會,男性精英不敢再公開說女性是天生的二等公民,關于有某一類人生而低人一等的話語在21世紀的話語中沒有合法性,但性別歧視的話語和觀念還遠沒有退出公共話語的舞臺。
男女平等的事業還將經歷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搜狐網)
我的處世哲學王蒙
第一,不要相信簡單化。我到處講一個意思:凡把復雜的問題說得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者,皆不可信;凡把解決復雜的問題說得如同探囊取物,易如反掌者,皆不可信;凡把麻煩的事情說成是一念之差,說成是一人之過,以為改此一念或除此一人,則萬事大吉者,皆不可信。主要矛盾解決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說實話我這一輩子還沒怎么碰到過這么便宜的事情。絕大多數是主要矛盾解決了,次要矛盾反而更加突出激化、更加麻煩了。我知道世上沒有萬能藥方,所以我也不為某味藥的失靈而氣惱。我常常不抱非分的期望,所以也很少過于悲觀絕望。
第二,不要相信極端主義與獨斷論。世界上絕對不是只有黑白兩種顏色,善惡兩種品德,敵我兩種力量,正謬兩種主張。要善于面對和把握大量的中間狀態、過渡狀態、無序狀態與自相矛盾的狀態、可調控狀態、可塑狀態等等。
要學會面對真正的大千世界而不是只“面對”被某種意圖或者理論過濾過改繪過的簡明掛圖。在沒有絕對的把握的大量問題上,中道選擇是可取的。
第三,不要被大話嚇唬住,不要被胡說八道嚇唬住,不要被旗號嚇唬住。過于偉大或過于卑微,過于高明或過于愚蠢,過于奇特或過于陳舊的話語,都值得懷疑。
第四,不要搞排他,不要動不動視不同于自己的為異端。在許多問題上,人們各有道理又各執一詞。世間的諸故事中,沒有比瞎子摸象的比喻更給人以教益的了。
第五,我提倡理解,相信理解比愛更高。甚至于批評謬誤,也要先理解對方,知道他是怎么失足,怎么片面而且膨脹的,知道他的局部的合理性乃至光彩照人與總體的荒謬性是怎么表現與“結合”的。我主張沒有見過或弄不清楚的事物先努力去理解它體味它,確有把握了,再批評它匡正它。所謂理解也就是弄清真相,先弄清真相再做出價值判斷。任何人試圖以真理裁判者道德裁判者自居,以救世主自居,眾人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不要隨便信他。
第六,我承認特例,但更加重視常態,我夢想某種瞬間,我不相信用特例和瞬間來否定常態和一般的矯情。所以我原諒乃至常常同情凡俗,認為適度的寬容是必要的。待人,我喜歡務實態度,我寧愿假定人是有缺點的,多數是平庸的,平庸不是罪,通俗不是罪,對于有毛病的人不必嫉惡如仇。利己也不是罪,但是不能害人。
第七,在生活態度上,我喜歡樂生。我相信,多種多樣的興趣與快樂,不僅有益于健康也有益于學問、 工作乃至處理公私事務。起碼它有利于觸類旁通,有利于發展想像力,有利于消除無知與偏見。我最討厭與輕視的是氣急敗壞,鉆牛角尖,攻其一點,整人整己,搞個小圈子稱王稱霸。
第八,在“做人”方面。大道無術:要自然而然地合乎大道,而毫不在乎一些技術、權術的小打小鬧,小得小失。大德無名:真正德行,真正做了有分量的好事,是不應該也不可能出風頭的。大智無謀:學大智慧,做大智者,行止皆合度,而不必心勞日拙地搞各種計策——弄不好就是陰謀詭計成癖。大勇無功:大勇之功無處不在,無法突出自己,無可炫耀,不可張揚,無功可表可吹。
健康原則。什么樣的是健康的,而什么樣的是不健康的呢?理性原則是健康的。氣急敗壞,大吹大擂,咋咋呼呼,一廂情愿是不健康的,病態的。善意,與人為善,光明正大,胸懷寬廣是健康的。惡狠狠,狗肚雞腸,與人為惡,動不動就好勇斗狠是病態的。樂觀原則。面對一切麻煩,不抱幻想,但仍然保持對于人、對于歷史、對于人類文明抱樂觀態度是健康的。動不動揚言要吊死在電線桿上則是病態的。健康原則是一種利己的與樂生的原則,但也是一種道德原則。我認同“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的總結。道德與智慧境界愈高,就愈能做那些有利于自己與別人的身心健康的事情,而不去做那些害人害己折騰人折騰己的事情。 健康原則同樣是智慧原則,智者常能更健康地對待各種問題。(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