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職場“澀”女郎,并不是為人糟糕,極其難搞的壞女孩。“澀”女郎有自己的主張,不會輕易受小道消息的影響和擺布。別小看了這個特質:當辦公室被壞消息和模糊不清的謠言包圍,人人都在為自己的前途自危時,保持一顆冷靜的心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公司業(yè)績已經好轉不少了,但是整個公司的人都在談論著被收購和裁員的事。而且,為什么老板最近一段時間特別容易發(fā)火呢?
到底怎么了?這一切和我有關嗎?我會不會被列入被槍斃人的名單中呢?
光是這種想法就讓我們覺得不寒而栗了,它們好像占領了我們的整個大腦。據調查,超過40%的上班族害怕失業(yè),超過30%的職場中人害怕未來。
可是,如果一直擔心這些的話,你就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要想打破這個怪圈,就應該積極應對。
信息,還是謠言?
“你聽說了嗎?整個部門都要被裁掉了呢!……”“不,公司會搬到租金便宜122都市麗人的郊區(qū)去”……這些話傳播得非常快。只有一點能夠肯定:沒人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就是那些好像知道得很多的人,其實也不是很清楚事情到底是怎樣的。
要靠自己來完全擺脫這些辦公室里傳播著的閑談所帶來的影響,很難。然而,當閑談的內容變得越來越荒謬的時候,你就必須要采取點行動了。
要學會正確利用謠言。幾乎所有的職場訓條都教育我們,不要隨意聽信辦公室謠言。但是有的時候,謠言又并非空穴來風:
有時謠言可能是別人故意放話,讓你非知道不可:
對閑話持一種超然的態(tài)度,可能斷絕你日后的消息來源。
有時,在公司即將發(fā)生大變動之前,負責執(zhí)行的部門甚至會故意放出些許消息,借助謠言的力量讓員工們對此先有些心理準備。但是,消息流傳的時間越長,經過的渠道越多,就越有走形的可能。怎樣才能對公司里流傳的訊息做出正確的判斷,確定當中有多少被人為夸大的水分呢?
聰明的做法是:試著找到具體的線索,以便讓自己對事情有更好的認識。
要想辦法利用所有能讓你獲得信息的渠道。一個很好的參考資源是:本地媒體的經濟板塊、專業(yè)雜志和行業(yè)信息。不妨留意一下這些地方是不是也充斥著有關危機或是裁員的信息?(但是這也并不意味著就一定會影響到你現(xiàn)在的生活。)
在公司里尋找一下確鑿的危機征兆:是否管理層成員有所變更,領導層面是否波動頻率很高,是否被收購之類的話題被頻繁提及?已經批準的投資是否被取消?公司業(yè)績是否不再像以往那樣公開?如果你和上司的關系很好,不妨直接問他。但是一般來說他什么都不會和你說——或者他不能對你說。
另外的可能性還有:利用和人事部門的良好關系,以及到一個位高的良師那里尋求答案。
這就像是在玩拼圖游戲:將每個得到的正確消息拼接起來,整幅畫面就會變得越來越完整——而且更為直觀。
工作,而不是沉思
是的,也許在你這個位置上,你并不能像你所觀察到的那樣去改變任何事。但現(xiàn)在卻可以證實,你抵抗壓力的能力到底能夠達到什么程度。如果因為消極怠工而令自己被評價為“沒有工作能力”,同時又抱怨不停的人,不能夠說服任何一個上司。相反,這種行為絕對是一種缺陷!
另外,“自愿”放棄所有權利的人,比方說長時間沒有加過薪水的人放棄要求加薪的權利,也是完全錯誤的一這就意味著你默認了自我價值的貶低。敢于說出“現(xiàn)在這樣不行”則能顯示出你的優(yōu)勢,而上司在更多意義上也會站在幫你戰(zhàn)斗的位置上。
這也就是意味著:你必須像往常一樣工作!雖然這樣做可能并不容易。盡量將那些看不到的,想要占領你整個大腦的不安驅除出去。這里有一個小的方法:每天都將你需要“解決”的一些事情列出來,這樣比較容易將腦中的混亂局面清掃干凈,而且又有地方重新存放一些積極的建議和想法了。
一個適用于所有情況的計劃
你可以設想一下,假如你被公司掃地出門,會發(fā)生些什么事情:我必須找個更小的房子搬進去,我再也找不到工作了,我的朋友們都離我而去……
好好想想可能發(fā)生的最糟糕的情況:可能會發(fā)生什么(至少還能夠得到3個月的賠償金)?必須預計到的情況?可以放棄些什么……
最好能把這個應對緊急情況的方案寫下來,然后再制定一個方案:解決辦法有哪些?哪些人可以提供幫助?
以這種方式,你可以驅趕走很多虛幻的恐懼。而且,如果今后再發(fā)生這樣的情況的話,你也可以做好更加充分的準備。
誰能幫助我?
千萬不要找本身就很悲觀的人尋求幫助!只有那些能夠冷靜觀察事態(tài)情況的人才能夠給你真正好的建議,比方說經歷過類似情況的人。不妨觀察一下,公司里有沒有經驗豐富,經歷過很多職場挑戰(zhàn)的同事可以提供幫助。當然,前提是你一定要確定,他或她不會轉過頭去就跑到老板那里對你倒打一耙。
如果公司里找不到這樣的人,那么那些站在圈外的,能夠客觀幫你看問題的好朋友也是不錯的選擇。從他們那里,你可以很快發(fā)覺你所具備的優(yōu)勢。別害羞,找個時間跟你的朋友們聚一聚,讓他們列出你身上具有的優(yōu)點,以及他們認為適合你未來發(fā)展的職業(yè)領域,順便再打聽一下,他們身邊有沒有什么更好的工作機會。充分利用你的人際關系網絡吧!
另外還要弄清楚的一個道理是:萬一你不幸失去了工作,也沒什么好羞恥的。失業(yè)往往和人員本身無關,而是和整個就業(yè)市場相關。很多如今事業(yè)成功的人士,當年也遭受過失業(yè)的洗禮。如果由于失業(yè)而感到自卑,或是充滿負罪感,就完全沒有必要啦!
提高危機應對能力
研究表明,一定程度的恐懼可以使人反應加快,同時也能夠激活能量的儲備。你可以利用這個清醒的時機來為自己制定新的職業(yè)方略。
你可以在公司里多參加一些活動,或是尋找一個好的良師益友,研究一下公司還處于空白的領域,并為自己尋找一些再深造的機會,同時多關心行業(yè)信息和空缺崗位的需求。也可以為自己再擴展一些愛好,或者是尋找一份兼職。
要明白一點,沒有什么職位是永遠為某人保留的,這種危機每個人都可能會遇到,我們只要做好準備就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