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蘇惠是無錫人,未婚夫是上海人,目前兩人都在無錫上班。男友計劃把目前所做的金融工作經驗再積累一些,兩年后去上海發展。蘇惠的專業是財會,英語非常好,畢業后一直做客戶咨詢工作,這幾年中又考出了工商管理的學士學位。就蘇惠的上進心和能力來說,去上海后的生存并不是一件為難事,讓她兒愁的是,兩年以后的自己還有多少競爭力。今年28歲了,婚后如果不馬上考慮生育的話,兩年后30出頭的自己在上海工作是不成問題,生孩子拖到什么時候?是不是先利用這兩年把孩子生了,回上海后重出江湖呢?如果回到上海,自己該如何定位,該如何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呢?
專家分析:
我給蘇惠的建議是:先結婚生子,兩年后進入上海開始新的篇章。
再人性化的公司都不會歡迎一個剛剛上班一年就回家生產的職員,生育這件事對每一個女人來說是幸福也是一道坎,不事到臨頭你永遠不會知道,處理好工作和它之間的平衡有多難。不如趁著在自己父母身邊的這兩年中,在得心應手的工作環境下完成生育的任務,到上海后就以你嶄新的風貌出現在新的環境。這樣,在新的崗位上的你只有工作的狀態,沒有人看到你弱勢的一面,公司在考慮重要職位的時候,也就不會把你放在次要位置了。
當然,在無錫的兩年中蘇惠還必須要做的是不斷充電和給自己的工作定向。英語是你進軍上海的第一張牌,不要忘記練好口語,假如你準備今后從事貿易,那不妨多加強與此相關的詞匯量和專業相關知識。雖然沒有財會實際操作經驗,可財會專業的出身會在求職時(不管哪種職位)幫你打倒同水準的其他對手。從蘇惠的經歷來看適合她的工作比較多,比如:客服、營銷、總務、行政等,找準自己發展最具潛力的崗位,為今后爭取心儀的工作時再多一些競爭力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