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租司機從不宰客
卡拉奇是巴基斯坦的舊都,也是該國最大的港口和工業中心,有人口510萬。過去,就聽說當地的皮裝較便宜,真正到了卡拉奇,卻意外地發現乘出租車也不貴。
港口廣場上停有各種出租車和“皇家”馬車。經驗豐富的卡拉奇出租車司機一眼就認出我們是中國人,各個搶先用生硬的漢語說:“中國、皮貨。” 然后用手劃個圓,伸出三個指頭,用英語說:“THREEDOLLARS。”意思是說我們是中國人,不論到哪個店去買皮貨,乘出租車往返都是3美元,而乘那種大馬車往返則要5美元,因為那是有錢人或者老外消遣觀光坐的。于是我們三人選了一位似乎有50多歲的出租車司機,向市區駛去。
路經一個食雜店,司機停車叫我們稍候。我們正在滿腹狐疑,誰知司機買回了一包檳榔送給我們,態度極其誠懇。原來卡拉奇人嚼檳榔已成一種習慣,來了客人,遞上一只檳榔,就相當于我們給客人遞上一支香煙,自然就親近了許多。司機將車徑直開到皮裝店前,進店后又幫我們參謀。貨比三家,到了第三家,我才花50美元買了件皮茄克。其實,各家皮裝價格差不多,因為這家老板的姑爺是位上海人,那天正巧碰到他來店里辦事。老鄉見老鄉,自然又敘起了鄉情。我們問他乘出租車何以往返都是3美元? 他說這是有關部門規定的,司機一般都很守規矩。卡拉奇人從上層人物到平民百姓,對中國都很崇拜,很友好。卡拉奇也是巴基斯坦對外開放的一個窗口城市,管理嚴格。明文規定,一旦有人舉報坑蒙乘客之事,交警部門就會處以高額罰款。
乘車返回時,我們三個本應付9美元,我遞上一張10美元,司機很難為情地說,實在沒零錢。我就說算了,下車離去。誰知,第二天下午出游正巧又坐了他的車,離開時,他竟然執意要少收我1美元。1美元盡管微不足道,但對于一個外國游客來說,它不也折射了這個國度的品質嗎?時至今日,我還是遺憾,沒有問起那位老司機的姓名。
五花八門的卡拉奇交通工具
有人說卡拉奇市內的交通工具就跟博物館似的,五花八門,什么樣的都有。初聽不以為然,等我來到卡拉奇親眼目睹,才知此話不虛也。
進入市區放眼一望,就見一輛輛通身畫著巨幅圖畫的出租車、耀眼生輝的宮廷大馬車、最新式的高級奔馳車、描彩繪金的大型運輸車等等,真是密如連珠,長若游龍,把一條條寬闊的馬路擠得滿滿當當的。
市內的主要交通工具則是公共汽車,分為公營和個體。公營是單色的大型汽車,而個體的則是彩色大型汽車。后者裝飾得絢麗多彩,車頭上面布置得像個彩色門樓,飄著五顏六色的布條,車身色彩鮮艷,畫著引人注目的圖畫,窗格和車框上還鑲著一層閃光耀眼的銀色鐵皮。這種華麗的彩車,為卡拉奇增添了不少風采,也讓我們這些老外一飽眼福。
不過,與現代都市格格不入的是那些“動物司機”,有又寬又長的牛拉車和駱駝拖著的木板車以及大山羊拉著的家庭窄輪車。在平坦的柏油路上,它們固然賽不過汽車,但是,在沙灘和泥濘地段,它們卻大顯神通,一往直前。盡管不甚和諧,但也不失為一道奇特的風景。更重要的是它們也是許多勞動者的謀生工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