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周立太 要告!告,才能進步!

2005-12-31 00:00:00何三畏
南方人物周刊 2005年10期

一個從文盲到律師的農民,近十年來,代理來自全國各地的工傷賠償及勞動爭議案件五千起,成為中國法制進步的活化石

“文盲律師”在美國

2005年5月2日,周立太到美國的第二天,出席了在美國的第一項活動。主人說,歡迎你在勞動節期間來到美國,你在中國勞工權益方面所做的努力令人欽佩。

這話周立太愛聽。他介紹了中國勞工保護方面的進步后說,“我多年來辦理的勞工案件,促進了法制進步,從周立太這個活化石就能看到中國法制的進步。” “二十年前,我周立太作為一個文盲,可以考律師,今天,起碼要受過大學教育才有資格考律師,這本身就是巨大的進步。”

在每一站,周立太都要介紹中國勞工權益的進步。周立太在國內已經有跟西方媒體和領使館人員打交道的豐富經驗,他對自己在回答西方人士的問題時,把握維護中國國家形象的微妙分寸的能力深信不疑。從前,有一位外事辦的工作人員說,周律師接受國外記者采訪是“免檢”的。

接下來,他還要去若干個大學。按事先的安排,有哈佛大學的演講。他在哈佛的講題是,“我的律師生涯”,或者叫“從農民到律師”。周立太是一個有非凡直覺和悟性的“文盲”。他知道,在大學應該講大學的話。這個講題,這些講辭,都是他自己琢磨的,在這方面沒有人能幫得上他的忙。他知道,農民——律師,而且是中國最貧苦的山區出身的文盲農民,而今走上這個世界頂級講臺的“中國特色”的律師,這樣的反差符合美國式的趣味,而他做的工作,為底層勞工爭權益,而且是以中國現有的法律為武器,也符合美國式的人本精神。

多年來,國內外眾多媒體的報道,已經把這個“文盲”訓練“成熟”。在相對正式的場合,他能講出一套一套的符合主流趣味的印刷體。在比較隨意的場合,他有兩個辦法顯示他是一個“文盲”,一是熱不熱都剝上衣,直到光胴胴的;二是說粗口,最俚俗的臟字,說得很順。在正式的場合,只要需要,他也會西裝領帶,一本正經。但通常,他是那一套“傻頭傻腦”的行頭。這是周立太的招牌式的特色。“我的律師生涯”的演講,周立太少不了會用他在“正式的”或“隨意的”場合所使用的兩種方式,令哈佛大學為一個“文盲律師”感到驚奇或難堪。

5000個呼喊的牛皮袋

這個“文盲律師”來自于中國重慶。

在重慶市兩路口的中華廣場第13層,有一個立太律師事務所。三百多平方米的房屋,是周立太按揭來的。全所工作人員三十位,青一色的男人。另外兩位女人,一位是周立太的妻子,一位是煮飯的——立太律師事務所的“兄弟伙”吃住在一起。他對他的事務所的工作人員,統稱“兄弟伙”。

“兄弟伙”中有兩位是斷手。臨時可能還有個別斷手來坐,所以你在這里看到的,可能不止兩位斷手。斷手的不是律師,他們是沒有多少文化的民工,在工傷事故中失去了手臂,周立太代理完他們的官司后,把他們留了下來,他們只能做些雜務。他們都年輕,都很勤勞,當你在立太律師事務所的沙發上坐下來,立即就會接到一杯茶水,是一只手臂端來的。

這些兄弟伙住在一起,很有一種大家庭的味道。三十多個人在一起吃飯,擺一桌菜,而不是分餐制。上班以前或下班以后,你會看見一只手臂的年輕人在掃地。

“兄弟伙”都很年輕,二三十歲,只有周立太生于1956年,將近五十。這些年輕人沒有家累,這種軍營似的公共生活,是周立太為他們設計的“節約模式”。周立太的依據是,兩千多塊錢的工資,在外面租了房子,吃了飯,所剩無幾,自身難保,還打什么官司。

在立太律師事務所里,有一個資料室。資料室里,保存著大約5000份傷殘民工的檔案,都用牛皮紙封著。不幸的故事各不相同,那是各不相同的活生生的5000個命運,每一個都有令人顫栗的血淚。它們整整裝滿了一個專門改裝的小屋的幾個大柜子,另外還有一些一個月前才從深圳搬運回來,裝在箱子里,等待拆裝。這五千多個人生悲劇壓在周立太的心上,他正在想辦法整理研究這些材料。

周立太是個有心人。他說他不為打官司而打官司,從為第一個傷殘民工做代理起,他就“把每一片紙都收集起來了”。他現在正奔走,申請有關方面準許成立一個“立太勞工權利研究會”,他認為這樣一個研究會應該有許多事情可做,首先是使他的這些資料變活了。

從1996年5月1日去深圳代理第一起工傷賠償案件開始,周立太在珠江三角洲受理了700余件工傷賠償案件,到目前,總共受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工傷賠償及勞動爭議案件近5000件。他的代理人總是弱者的一方,他的訴訟對象總是相對的強者,不是資方老板就是地方政府強勢部門。當他認為政府部門違法的時候,告政府他是毫不遲疑的。他在深圳,把深圳幾個區的勞動部門都告了個遍,在重慶,很多政府部門也被他告過。他總是在懷疑政府行為。他的出發點或者可以說接近于他的農民似的純樸本質,但你如果要用“警惕公權力”的現代政治術語來說,仍然是很貼切的。正因為如此,國內外媒體都一致選中了他,同時,這也使他那重慶開縣山區最土的鄉音,能走上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美國講壇。

天生律師

周立太自嘲自己是文盲,根據是他只上過兩年小學,按照當時的農村掃盲標準,他是在被掃之列。文革前期,每到冬季農閑,掃盲開始,山巖的大石頭上先刷出了一條大標語,叫做“堅決不準文盲過年”,那就是在提醒周立太之類的孩子,小學二年級的學歷只能算個文盲,過年是一個恥辱。

周立太是這個貧苦山區里最苦的孩子。在6個兄弟姊妹中,他排行老二,家里非常貧苦。沒飯吃,沒衣穿。經常處于饑餓狀態,吃過“白栓”(一種白色細軟的泥土,里面毫無營養成份),一直吃到直腸拖到體外(俗稱“脫肛”)。冬天沒有棉衣,沒有鞋穿。腳上凍裂出巨大的口子,父親把土豆燒熟填進口子。

營養不良,衣不蔽體,周立太長成一個畸形的孩子,肚子奇大。看上去頭部肚子和屁股構成為“三頭”的樣子,這成了周立太小時候的謔稱。

苦難的日子陪伴了周立太的整個青少年時代。那是怎樣的一種艱辛!直到參軍體檢的時候,醫生順口一句話,你怎么沒有穿內褲,十九歲的周立太才知道“男人要穿內褲”!

命運是神秘的。就在那樣的童年里,兩個偶然事件,給周立太心里種下了一棵后來注定要改變他命運的種子。

周立太家住的舊廟,門前是一條小河。有一天,河邊出現了一群鴨子,而趕鴨子的,在幼年的周立太看來是一個異人,他在山里從來沒有見到過這樣的人,山里面的人沒有這樣的氣質和穿戴,他像公社干部,但卻是一個“鴨子頭”。周立太跟著他在河邊跑,他從這個人口里聽到了兩個字“法官”。這是周立太知道的第一個與法有關的概念。原來,這個人是當時的萬縣地區法院的一個法官,被文革趕出了法院的大門。

周立太屬于西藏兵,當時的部隊生活條件并不好。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周立太仍然說不上有學習文化的條件。但是,他在部隊接觸到了另一個重要概念,就是他現在的職業——律師。一部電影有一位律師,他清瘦的身影,頸上飄動著灰色的圍巾。文弱書生式的律師,為了維護工人階級的利益,單槍匹馬,手無寸鐵,憑一張薄嘴,挑戰強大的持槍暴徒!周立太說,我那時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兩個印象,極大地刺激了周立太的想像力。在以后的執業生涯里,周立太經常想起那個趕鴨子的竿子,和灰色的飄動的圍巾。

周立太絕不是那種容易與環境妥協的人。他以一個山里孩子的執拗去審視社會。而社會在他面前的圖景是不令他滿意的。他“看不慣就要說”,他不會妥協也沒有掌握妥協的技巧。部隊四年,主要是挖一個輸油管道,他天生體力好,鍛煉了四年還是體力好。他認為他在這所大學校里沒有學到什么東西。四年后,當他回到曾經帶著大紅花離開的家鄉,回到曾經敲鑼打鼓歡送他的地方,他連共青團員都不是。這在當年是不體面的。

又回到了起點。

這是1979年,周立太23歲了。

除了力氣更大,周立太還是別無長技。鄉村已經開始改革,但一時之間,對于一個23歲的年輕人,仍然沒有出路。挑鹽巴能掙一點錢,還得托點關系才能去挑。山區修公路了,沒有工錢,計工時,得工分。

這不是長久之計。第二年,周立太扛著從部隊帶回來的、已經連續用了五年的棉絮,借了150元做路費,“跑江湖”去了。

周立太來到湖南某縣的一個磚廠。這是真正的苦工,沒有周末和星期天,只有機器故障和停電。周立太成了一個體力勞動能手。他一頓飯能吃下一斤六兩大米,他有的是力氣。

但更多的是苦悶。他在想以后的事情。他又想那根趕鴨子的長竿和律師肩頭飄動的圍巾。他到縣圖書館去辦了一個借書證。他到新華書店去買書——主要是法律書。當時已經開始出版法律普及讀物了。這時他接觸到一本名叫《民主與法治》雜志,上面有生動的案例。他開始結交朋友。他給當地縣法院的老法官寫信,表示自己正在自學法律,需要得到支持。當地已經開始興起“律師”一說了,周立太給一位律師寫信,對方很吃驚:“律師是國家公職人員,你是一個農民呀!”多年后,周立太還是不能釋懷,認為該律師“挖苦老子”。

即使在自學的時候,周立太也沒有讀過多少書。他沒有說過他過目不忘,但是,他的確有很好的記性。他能夠記住枯燥的法律條文,并且能拿它跟現實“較真”。這兩個本事加在一起,就是一個周立太。

1986年,中國恢復律師資格考試,周立太以小學二年級的學歷參考,他獲得了律師資格。今天這位“譽滿全球”的“文盲律師”,就是這樣長成的。

偏要告政府

三年磚泥工。周立太又回來了。

這時的鄉村社會正在開始緩慢地恢復活力。周立太在家鄉突然成了一個有名望的人。鄰里糾紛,分家析產,這是鄉村通常遇到的“法律問題”,周立太能說會道,引經據典,很快就斷了道理。而周立太得到的回報,除了越來越受人尊重,還有逢年過節鄰里送一塊臘肉、幾升包谷什么的。傳統的和諧社區,正是需要這樣的鄉村紳士,周立太的家鄉不需要縣里來“送法下鄉”了。

周立太的活動范圍漸漸越來越大。他以農民身份報考律師,獲得律師資格,在當年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新聞事件。他去開縣縣城工作了。

但是,他雖然也拿工資,還只能叫“法律工作者”,其他的律師是在編的國家公務員。

不過,這不要緊,周立太需要的是舞臺,是活動空間,給他舞臺和空間就行了,他就會發展,就會與眾不同。在改革開放的年代,一切都在變化和興起之中,一個偏僻的縣城,一個“法律工作者”的空間也越來越大。

開縣是一個紅桔生產大縣,那時,紅桔賣出去,收不到錢是經常性的,幫債主追討債款的官司“打遍了全中國”。但對周立太來說,這只是一種磨練而已,他需要更大的機會。

機會終于來了。

1989年,開縣三位農民直接把自家的稅賦寄到北京,寄給當時的國務院領導收。同時附信說,地方上吃喝風盛行,收去的錢也就是吃掉了,作為共產黨員,我們要把錢拿出去支持國家建設,請總理安排。當這些郵件原路返回到當地鄉政府之后,時值臘月,這三家人分別有牛、肉、紅桔之類實物被收走。于是這三戶農民狀告縣政府、縣財政局侵權。周立太認為,實際也包括告了財政部。

周立太作為本縣的“法律工作者”,被告知不要代理這個官司。但周立太就是要代理這個官司,不能用律師的身份,就用公民個人的身份代理。

作為行政訴訟法出臺后第一起農民告政府的案件,這個官司在當時很受人矚目,國家財政部曾派人來開縣觀察,萬縣市組織財稅干部當庭旁聽。官司造成了全國影響。

周立太當時就覺得這個官司不大可能打贏,因為如果贏了,以后的提留會很不好收!但是,他一定要打。收走他的律師資格證書他也要打。這是第一個能代表周立太個性的官司,他絕不會放棄。打僵了與家鄉強勢部門的關系,以后不好辦事等等的厲害,他想都沒有朝這個方向想,也可以說,他在等待這樣的官司,他很興奮呢。

周立太認為,他代理的官司輸了,他個人贏了——“這個官司給我打了個廣告。很多的人看到我的法庭辯論,認為我的法律條文熟,條理清楚,能言善辯。官司給我帶來很大的知名度,找我的人更多了。”

從代理家鄉三個農民的行政官司起,周立太開啟了他一路狀告政府和行政部門的傳奇律師生涯。

勞工律師

從1996年以后,周立太在媒體上獲得了包括“民工的保護神”這樣的英雄稱號。但就周立太的工作來客觀命名,他就是一個“專門代理勞工官司的律師”。

1996年5月1日周立太邁出開縣,去往深圳。這是周立太“勞工律師”的發軔。

開縣一位民工在深圳龍岡區打工,在下車途中意外被一貨車撞死。當事人的家屬找到當時在開縣已經小有名氣的周立太,去深圳做他們的代理人。

按照當時已經形成的慣例,這樣的事故一般得不到賠償。當時還沒有人打過這種官司。但是,周立太找到了賠償依據,“上下班途中,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應該視作工傷”。當事人獲得了賠償,此案建立了深圳因交通事故獲得工傷賠償的先例。

這樣一個小小的官司,在當時的深圳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開啟了當時的勞工維權思路。

1996年11月8日,做完了這個案子買好車票準備回重慶的周立太,接到找他代理的第二個官司。這就是著名的彭剛中案。

彭剛中是在工作中被機器壓掉了左上臂。當時,他已經在家鄉找了律師,兩位律師多次到勞動部門,勞動部門認為只能按1993年深圳市職工月平均工資679元為基數賠償3萬余元。這樣的賠償對請律師意義不大,除了往返路費和代理費,彭剛中也所剩無幾。律師要回去了,彭剛中在深圳某法院工作的老鄉,來請周立太去代理。

在當時看來,這是一個沒有什么打頭的官司,但周立太不相信,“我就愛挑戰不合理的東西”,他說。

周立太跟彭剛中簽訂的協議規定,周立太為彭剛中辦理勞動仲裁、法院一、二審到執行各階段的工傷賠償事宜。案件結束后,如敗訴,不支付律師費;如勝訴,彭剛中按賠償總額除去38000元后(扣去的原因是此前廠方同意賠償38000元),按30%支付周立太的律師費及差旅費。

這就是周立太在深圳的第一個“風險代理”官司,以后,他一直以這種方式代理民工官司。

在法庭上,周立太動情的法庭辯護打動了法官,創造了當時并無法律依據的假肢更換費,并且一次支付到當事人70歲。

這個案子為周立太打來了更大的名聲。

從此以后,周立太就再沒有能脫身,在深圳一待九年,直到他打成一個“民工的保護神”“維權斗士”,贏來滿世界的名聲。

那時的周立太,本身也可以說是一個民工。他因為“無錢辦暫住證”,曾在一天晚上治安隊查戶,將他和所有殘疾人帶到治安隊,罰款480元,他在街頭三次被搶過呼機。

告,才能進步!

然而,最大的問題還是來自“傷殘人之家”本身。風險代理的風險不是來自官司的勝訴率。可以說,官司一旦上了法院,勝算還是很大的。但是,多數當事人獲得賠償后都沒有跟周立太履行合同。第一個即彭剛中案的風險代理就是失敗的,他拿到錢就離開了周立太。但是,周立太還是堅持了下來。

在周立太那里,有一個幾百人拒付律師費的名單。總額達到500萬。在2004年,周立太選擇了他的第161個逃費人劉朝正作為起訴對象。因為劉在重慶,可以減少起訴成本,其二是他“態度最差”。周立太知道,他的500萬的絕大多數可能永遠收不回來,但是,他要有一個辦法來“告訴社會要講誠信”。周立太說,沒有打官司的時候,我的代理人身體殘了,打完官司的時候,他們心理殘了。

這時,有人質疑周立太對那些弱者的起訴。一種聲音認為他的代理費太高,而傷殘賠償費是當事人一輩子的生活依靠,他不應該那么狠。對此,周立太對著中央電視臺的鏡頭大發脾氣。“我既不是他爹,也不是他媽,更不是他爺爺,我是一個律師!律師收代理費正常,不收代理費不正常!”而代理費的高低國家沒有規定。

周立太說,“要告,告,才能進步!”

周立太認為,最能促進進步的是“告政府”。他說,“深圳的政府我告了個遍,有一個沒有告是后來成立的,重慶也告得差不多了。”

總之,周立太從來沒有放棄過可能的“可告空間”,只要他看到了破綻,他一直要告到無可再告。

“該告就告,打官司就是打官司,我從來不打關系。”周立太說,“我開庭從來不問法官的名字,我從來不問法官要名片,我從來沒請法官吃過飯嫖過娼——哪個不搞這一套,什么人在搞這一套,不信我們今晚到大的夜總會去查,看查到些什么人。”周立太說著就站起來,比劃表演。他把腰佝成九十度,雙手遞上名片,模仿律師在大庭廣眾之下巴接法官的樣子:“我是……請多關照——關照你媽那個XX——呸!”周立太說,“我從來不唱歌,不跳舞,不進夜總會。”或者說,周立太從來就不會這一套。

周立太認為,他告的官司,已經促進了社會進步。“在我到深圳以前,當地尚無傷殘員工的索賠官司,但自從我到深圳開創了幾個先例之后,此類官司越來越多。一系列勞工案件的訴訟,不僅促進立法完善,推動了政府依法行政,更喚醒了廣大勞工維權意識的覺醒。”特別的,周立太認為,“我的官司有利于社會穩定,使當事人不至于再上訪上街。”

周立太告出了廣泛的社會影響,也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認可。目前,他所獲得的最高官方榮譽是,2004年9月,司法部授予的“第二屆全國法律援助先進個人”稱號。

誰更有教養

這次去美國前夕,有一次見到他,他正在氣頭上。他當天起床之后,高高興興地開著車,去某部門了解重慶市去年司法方面的情況,例如,實施了多少法律援助,他要用一些數據去告訴美國人“中國的進步”。可是,對方鄭重其事地告訴他,無可奉告。于是,這一天晚上,就集中聽了幾個周立太挖苦公務員的段子。

他說他已經正告那位先生,他會在他的所里掛一塊牌子,上書你為不受歡迎的人。

以下這些故事,出于周立太的日記、演講和各種場合的自述。從中國式的人情和國情來說,這些故事都顯得有點匪夷所思。如果說它們發生在周立太以外的任何一個中國人身上,都是令人吃驚的,可是,對于一個一慣不遺余力地告各地政府的人,對于一個兩次在執業中被司法局收繳過律師證的律師,對于一個在深圳被查過暫停證的律師來說,卻是可以理解的。這些故事帶有周立太似的強烈個性。或者說,去掉這些脾氣,已經不是這個周立太了。

當年在開縣,為代理三個老鄉告縣政府的案子,與縣里某局的局長的對話:局長找他談話,叫他不要代理此案,說是縣委和縣委書記的決定。周立太說:“縣委書記算老幾,法律大還是縣委書記大?”局長反問:“縣委書記不算老幾,我在你心目中還算老幾呢?”周立太說,“我想也沒想,說你當然不算老幾!”局長氣得拍了桌子。

在家鄉的縣城,在一個土生土長的熟人社會里,周立太可以用這種方式出牌,還有誰敢惹他!他甚至把為討回律師證送了有關人士兩條煙白紙黑字地寫進他的回憶材料中,還有誰要他的東西!

周立太初到深圳,代理第二個案子,工傷案件仲裁在先的程序,他跑到勞動仲裁部門,工作人員回答他,我們從來不受理這樣的案子。“你從來不受理不等于對我不受理!”沒有任何公務員聽到這樣的話不愣一下,只好告訴他,你去找局長。他正是要找局長。局長在五樓開會。他徑直走進去,說,“局長,有人找。”局長出來,聽完事由,有火,不好對周立太發。案件就這樣受理了。

這是周立太在江湖上多年的折騰磨練出來的招數。他評價說,你要說當官的臉厚也厚,臉薄也薄——他不知道我有多大的來頭,叫他出來就出來的了!

重慶是周立太律師事務所的本部所在地,工會是少不了經常打交道的部門。可是,去年底,他去工會就吵了起來。

周立太帶著兩個民工找到重慶市總工會富麗堂皇的辦公大樓,他要找法律工作部的領導遞交申請。法律工作部辦公室里很安靜。

“找誰?”

“請問,部長在哪里?”周立太問。

“隔壁。”

一行人到隔壁。隔壁回答:“部長在隔壁。”

周立太有點兒火了,到隔壁的隔壁,坐下,不說話。有一工作人員語含抱怨。周立太立即怒火沖天,吵了起來!

“憑什么不理我們?”周立太質問。“你是干什么的?說不理就不理嗎?你是公務員嗎?吃的是納稅人的錢。老子就是納稅人!”

對方也火了:“你以為你是誰?”

“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是供養你的納稅人!”

在中國人的觀念里,這樣的話,一般是寫在紙上探討的,但周立太是真心實意地信奉它,他能把它拿來吵架用。

周立太批評重慶公務員的觀念相當于深圳的1997年。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而周立太覺得,用他今天的觀念進“1997年”的門去辦事,就讓他不愉快。任何政府部門的大門,周立太都是大搖大擺地走進去。“找誰?”這是走進政府大門的人都會遇到的問題。當周立太回答了找誰,他已經不耐煩了。如果還有登記盤問,他會大聲武氣地嚷:同志,你看你這牌子上寫著“人民XX”,人民是一個集合概念,我就是人民吶,我不能進誰能進!

這就是周立太,他用這樣的辦法進了很多別人不好進的門。而在這些森嚴的大門里,確實有人真心誠意地認為周立太沒教養。

除了跟公務員,跟任何人打交道的時候,周立太的方式都可能是出人意料的。

1997年9月,周立太的官司對方老板叫他出去吃飯,他就帶了七個斷手的打工仔去了,到飯店后往那兒一坐。老板說,周律師你怎么帶了這么多斷手的來了?周立太說,“我沒吃,他們也沒有吃。”

但是,當你聽到他對自己的當事人的態度,也夠讓人難堪的。當你看到他接到一個電話,很不耐煩的樣子,或者大罵對方,那可能是一個當事人在找他——周立太當然需要他們,他們是他的衣食父母,他們讓他出名,讓他有利,難道他要推開他們嗎?不是,他那樣對待他們,并不是在拒絕他們。周立太比任何人都更了解他的當事人,了解那些農民習性。他們是那樣扭捏,那樣迷惑,那樣不知道自己的權利在何處,那樣羅嗦,那樣說不清楚自己的訴求,即便周立太那樣罵了他們,他們還會來找他的。

周立太簡歷

農民戶籍,最高學歷小學二年級,職業律師,重慶立太律師事務所主任,中華全國律協行政法專業委員會專業委員,中國致公黨黨員。

1956年生于重慶市開縣五通鄉一個農民家庭;1974年到西藏參軍;1979年復員回到開縣務農;1980年至1983年在湖南省安鄉縣的一家磚瓦廠打工,其間自學法律;1983年1月回到開縣“從事法律服務工作”;1986年參加全國律師統考,取得律師資格,在重慶四方律師事務所做專職律師;2001年6月在重慶設立重慶立太律師事務所,任該所主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色伊人| 亚洲欧美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翘臀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日韩黄色在线| julia中文字幕久久亚洲| 精品国产99久久|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成人在线网| 呦系列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一二三区| 噜噜噜综合亚洲|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系列|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全黄a一级毛片|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免费激情网站| 激情网址在线观看| 欧洲av毛片|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超碰aⅴ人人做人人爽欧美 |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AV| 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男女猛烈无遮挡午夜视频| 亚洲最黄视频| 久久激情影院|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2021国产乱人伦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思思热在线| 97se亚洲综合在线天天| 色成人综合| 久久婷婷六月|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亚洲最大看欧美片网站地址| 青青草91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a| 亚洲精品va|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 欧美精品啪啪|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国产靠逼视频|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伊人精品成人久久综合|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欧美无专区| 国产一级毛片yw| 欧美v在线|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欧美成人免费|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免费中文字幕一级毛片| 色色中文字幕| 日本三级欧美三级| 88国产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亚洲系列无码专区偷窥无码|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天天综合网色中文字幕|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天天干天天色综合网|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 国产成人AV男人的天堂| 国产又粗又爽视频|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欧美成人一区午夜福利在线| 国产午夜看片|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免费看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天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国内精品久久九九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