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五歲前,覺得浪漫一定和愛情有關,浪漫應該是兩個人的事:
浪漫是坐在那個人單車后去看一場爛得不能再爛的露天電影;
浪漫是突然想起那個人某天在電話里為你唱過的那首老歌;
浪漫是帶著盈盈的笑為愛的那個人念一首《人間四月天》;
浪漫是在冰激凌店的點唱機前等半小時,然后在《直到世界末日》的旋律中牽手離開;
……
二十五歲之后,覺得浪漫不必和愛情有關,浪漫也可以是一個人的事:
浪漫可以是料峭的春寒里看見街角枝頭那第一朵含苞欲放的白玉蘭;
浪漫可以是炎炎的夏日中東邊日出西邊雨那一道不期而至的七彩虹;
浪漫可以是爽朗的秋陽下微風輕拂迎面而來那一陣隱隱的稻花香;
浪漫可以是寒冷的冬夜里洋洋灑灑凜冽著的那一場盛開人間的飛天雪。
……
三毛帶上別了束香菜的草帽,在撒哈拉的夕陽下將自己天涯浪跡的腳步停駐在荷西身邊,這份浪漫是一生的交付;
阿西薩在等待五十三年零十一個日日夜夜之后,與費爾米納終成眷屬,這份浪漫是深情的守望;
托馬斯為了特麗莎毅然從蘇黎世返回布拉格,放下手術刀成為抹窗工人,這份浪漫是絕然的承擔。
這些都是很浪漫的故事,可惜,是小說。
很難相信一個人會一生浪漫。
很多年前,趙詠華無比甜美地唱:“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
子夜時分,網際的另一頭,有個男人對我說:“愛,就是一起慢慢變老。”
如果這兩句話都成立,從邏輯的角度,可以推論出“愛,是最浪漫的事,最浪漫的事,是愛。”
是的,因為愛,我們才會想要“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只可惜,執子之手是浪漫,與子偕老卻是生活。當生活從前門進來,浪漫便從窗戶飛了出去。浪漫是心靈悸動的瞬間感受,而生活卻是細水長流的平靜相守。
當然,沒了浪漫,我們還是會一起變老,因為我們還有生活,因為生活會成就愛,不浪漫,但平實。
(王小英摘自《新鄉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