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喜悅的、真正快樂的人,
是不費力生活的人。
讓自己的世界輕盈起來,
花盆里種滿期待,
樹枝上曬著希望。
不張揚,不內斂,
不沉默,不吶喊,
像散文一樣,
淡泊,
寧靜。
人們常說:“我對你寄予很高的期望!”這話說重了,要知道,飛翔的翅膀都是輕盈的!
輕盈的期待
□文 / 松尼
有個孩子對一個問題一直想不通: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卻只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回家后他問媽媽:“我是不是比別人笨?我覺得我和他一樣聽老師的話,一樣認真地做作業,可是,為什么我總比他落后?”媽媽聽了兒子的話,感覺到兒子開始有自尊心了,而這種自尊心正在被學校的排名傷害著。她望著兒子,沒有回答,因為她不知道該怎樣回答。
又一次考試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還是第一名?;丶液?,兒子又問了同樣的問題。她真想說,人的智力確實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腦子就是比一般的人靈。然而這樣的回答,難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嗎?她慶幸自己沒說出口。
應該怎樣回答兒子的問題呢?有幾次,她真想重復那幾句被上萬個父母重復了上萬次的話——你太貪玩了;你在學習上還不夠勤奮;和別人比起來還不夠努力……來搪塞兒子。然而,像她兒子這樣腦袋不夠聰明,在班上成績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時活得還不夠辛苦嗎?所以她沒有那么做,她想為兒子的問題找到一個完美的答案。
兒子小學畢業了,雖然他比過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沒有趕上他的同桌,不過與過去相比,他的成績一直在提高。為了對兒子的進步表示贊賞,她帶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這次旅行中,這位母親回答了兒子的問題。
現在這位做兒子的再也不擔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沒有人追問他小學時成績排第幾名,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清華。
寒假歸來時,母校請他給同學及家長們作一個報告。他講了小時候的那段經歷:“我和母親坐在沙灘上,她指著前面對我說,你看那些在海邊爭食的鳥兒,當海浪打來的時候,小灰雀總能迅速地起飛,它們拍打兩三下翅膀就升入天空;而海鷗總是顯得非常笨拙,它們從沙灘飛入天空總需要很長時間,然而,最后真正能飛躍大海橫過大洋的還是它們?!边@個報告使得很多母親流下了眼淚,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母親。
面對事情的著眼點決定著人的心態,更關鍵的是,它決定了人心中世界的形象。
最讓我開心的消息
□文 / 阿瑟·倫南翰
羅伯特·維塞茲奧是阿根廷著名的高爾夫球手。一次他在比賽中贏得一筆巨額獎金。賽后的慶祝會還在進行,但羅伯特決定獨自提早離開。在停車場,羅伯特遇到一個年輕女子。她先是祝賀羅伯特取得大賽勝利,然后提到自己的孩子得了重病,生命垂危,急需一筆醫療費。但她不知道自己怎么能弄到這么多錢。羅伯特被她的故事打動了,掏出支票簽上名字,遞給了年輕的母親。
“盡量讓孩子過得好些?!绷_伯特說完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幾天后,羅伯特在鄉間俱樂部用餐,一位高爾夫球協會的官員問他:“上周比賽后,在停車場有個年輕女子和你搭訕?”羅伯特點點頭。
“她是不是說有個病入膏肓的孩子,急需醫藥費,向你要錢?”官員接著問。
“對?!绷_伯特平靜地回答。“老兄,我希望你沒給她太多。她是個職業騙子。已經有三四個高爾夫球協會的會員上過她的當了!”
“你是說,她心急如焚的樣子是裝出來的?而且也沒有奄奄一息的孩子?”羅伯特迫不及待地問。
官員拍了拍他的肩膀:“告訴你一個壞消息:她很有錢,她的兩個孩子也都活潑健康。”
“太好了,這是我今年聽到的最好的消息!”羅伯特長舒一口氣,靠在椅背上微笑著說。
柔和有時比風暴更有力量。
柔和的力量
□文 / 畢淑敏
記得早年學醫時,一天課上先生問道:“大家想想,用酒精消毒的時候,什么濃度最好?”學生齊聲回答,當然是越高越好啦!先生說:“錯了。太高濃度的酒精,會使細菌的外壁在極短的時間內凝固,形成一道屏障,后續的酒精就再也殺不進去了,細菌在壁壘后面依然活著。最有效的濃度,是把酒精的濃度調得柔和些,潤物細無聲地滲透進去,效果才佳?!?/p>
于是我第一次明白,柔和有時比風暴更有力量。柔和是一種品質與風格。它不是喪失原則,而是一種更高境界的堅守,一種不曾劍拔弩張,依舊扼守尊嚴的藝術。
我們的聲音柔和了,就更容易滲透到遼遠的空間。我們的目光柔和了,就更輕靈地卷起心扉的窗紗。我們的面龐柔和了,就更流暢地傳達溫暖的誠意。我們的身體柔和了,就更準確地表明與人平等的信念。
有時候,看輕自己是對自己莫大的尊重。
別拿自己當人
□文 / 杜梓藤
《列子》里有個故事說,楊朱在路過宋國邊境的小旅店時發現:店主人有兩個妾,一個漂亮一個丑,而丑的那個地位高,漂亮的地位低。楊朱覺得奇怪,就問店主原因。店主回答:“漂亮的那個整天覺得自己了不得,我看著就煩;丑的那個老覺得她長相對不起我,我喜歡這態度也就不覺得她難看了?!?/p>
楊朱聽了很有感觸地說:“弟子記之!行賢而去自賢之行,安往而不愛哉!”意思是教訓他的弟子說:記住了,對別人做了好事而不因此改變對人的態度,這樣的人走到哪兒都招人喜歡。
其實,無論是什么樣的社會結構,無論權力是如何分配和運行的,無論所處的社會地位高低,在人與人相處的關系上,幾千年里沒什么變化。無非是怎么做才招人喜歡而已。
《世說新語》里也有個故事,說曹操有個歌妓嗓音美妙絕倫,可是脾氣特別差,說不給唱就不唱。曹操好她這口,只能干生氣,不能怎么著她。于是就找了百十來號嗓子不錯的小丫頭訓練唱歌,終于出了一個可與之媲美的了。一天這個歌妓又鬧脾氣不給唱了,曹操直接讓人把她拉出去給砍了。
我忘了哪個名人說的,“一定要忘記的是對他人的好處;一定要記住的是他人的幫助”。這話說得太文,像講大道理似的,我喜歡王朔的話,“千萬別拿我當人”。一旦把自己當個人了,覺得別人應該怎么怎么著,不那么做就有一萬個錯等在那兒的時候,就離招人討厭不遠了。
當對別人的恩惠變成要對方隨從的理由時,恩惠也就不叫恩惠了;當對別人的功績變成要挾對方的資本時,功績也就變成別人的絆腳石了。人的很多不平衡多是經常自怨自艾的,覺得自己做的太多,得到的太少。
《聊齋志異·孝城隍》有句話:“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比绻炎约簩e人做得一切都當做買賣要賺取利潤,買賣賠了不是活該嗎?否則不是變成強賣強買的強盜行徑了?
孩子是我們生命的顏色,懂事的孩子讓我們原本黯然的生活變得明麗、鮮亮。
最后一份晚報
□文 / 魏振強
從一個飯局上下來時已是晚上9點多鐘。頭暈得厲害,又沒有出租車,我只好順著公園邊上的環形路,高一腳低一腳地往家走。走到一棵樹下,一個影子忽然從樹根下站了起來,嚇了我一跳。
借著路邊的燈光,睜著蒙眬的眼睛看了看,是個女孩,十來歲的樣子。我清了清嗓子,鎮定了一下情緒,正準備走,那孩子在我身后喊:“叔叔,叔叔,你等一等。”我立了腳,回過頭來。
“叔叔,你能不能幫我在那個報亭買份報紙?”順著她指的方向望去,前方50米的地方果然有個報亭?!百I報紙?”我有些驚訝。“嗯,買份《××晚報》?!焙⒆舆呎f邊將一枚硬幣放在我的掌心。我更奇怪了,心想:你怎么自己不去呢?但我沒說出口。天這么黑,我一個大人,對孩子的這一點小要求不能不滿足吧。拿著錢,我就過去了,將一元錢遞給那個婦女,取了報紙,轉身往回走。
那孩子還是站在樹底下?!澳阍趺凑驹跇涞紫履??”我問。“我怕被我媽看到了。”“你媽媽?你媽媽在哪?”“就是那個賣報紙的人。”我的酒醒了大半?!澳阍趺磸哪銒寢屇莾嘿I報紙呢?”我怔怔地看著小女孩問。
小女孩低頭摩挲著手上的報紙,說:“我晚上給她送飯時,她還剩下一份報紙,說不賣掉,明天就沒人買了。我在這里等她一個小時了,她肯定賣不掉。”
我看著小女孩說不出話來的時候,她的媽媽已在打烊了。小女孩把報紙往我手里一塞:“叔叔,給你看吧?!闭f完,她像一個小花瓣一樣從樹影下飄遠了。
當一個人的積累到了解決問題舉重若輕時,他才能真正地不費力地被認可和按自己的意愿安排生活。
“畫一條線”與一萬美元
□文 / 一方
德國科技企業管理專家斯坦門茨20世紀初期移居美國,在一家很小的瀕臨倒閉的小公司任職。斯坦門茨應用他高超的技術和優秀的管理本領,很快使這個小公司興旺發達起來。這時,美國最大的公司福特公司的一臺電機出了故障,很多人搞了兩三個月也修理不好,在束手無策的情況下,公司請來斯坦門茨修理。
斯坦門茨在電機旁邊仔細觀察,計算了兩天后,就查出了故障原因。他用粉筆在電機外殼上畫上一條線,說:“打開電機,在記號處把里面的線圈減少16圈就好?!比藗儼胄虐胍烧账脑捜プ?,結果,毛病確實出在那兒。當電機修好后,福特公司老板問他要多少酬金,他說:“一萬美元?!崩习逭埶袀€合理明細表,說明用費的出處,斯坦門茨寫道:“用粉筆畫一條線1美元,知道在哪兒畫線9999美元?!惫菊崭读耍⑶矣弥亟鹌赣昧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