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鴻賓
我曾患風濕性膝關節炎多年,后又逐步蔓延到肩、肘關節,致使肩關節、肘關節僵硬,手指麻木抽筋,常年陰酸痛,伸屈艱難,手不能舉過頭,冬天穿衣、脫衣全靠別人幫助,陰雨寒天更厲害,夜間睡覺翻身疼痛難忍,影響睡眠。吃藥、打針、貼膏藥,只能暫時緩解,總不能痊愈。
無奈之下,我自學了《針灸學》、《推拿法》等醫書,學習自我按摩,堅持鍛煉數年不間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現在,四肢活動自如,不酸、不痛,不麻木、不抽筋,能吊環、能挑擔、能打太極拳、能舞太極劍,起到了藥物不能起到的作用。現將自我按摩方法介紹如下,供同病患友參考。
(1)點按“肩井”。右手拇、食指叉開,用力捏拿左肩井(在肩部高處陷中)10次,再換左手捏拿右肩井10次。如此左右輪換,捏拿兩肩井穴各30次。
(2)點按“曲池”、“小海”、“少海”穴。屈左肘成直角,右手食指按壓左肘曲池穴(在肘窩橫紋頭凹陷中),右拇指按小海穴(在肘關節后面,去肘端五分陷中)、少海穴(在肘窩內側橫紋頭陷中),拇、食兩指同時用力捏拿50次。同法按捏右肘曲池、小海、少海穴50次。
(3)點按“肩髃”。用右手拇指按揉左肩髃(在肩端二骨間,舉臂時呈現凹陷處)50次。再換左手按揉右肩髃50次。
(4)揉摩肩周。留單衣,先用右手掌揉摩旋轉左肩周1分鐘,再換左手掌揉摩右肩周1分鐘。如此兩手輪換,揉摩左、右肩周6分鐘。
(5)捏拿腋窩。右手拇、食指叉開,捏拿左側腋窩內外肌群,包括腋中極泉穴、腋后肩貞穴1分鐘;再換左手捏拿右腋窩內外肌群1分鐘。如此兩手輪換,捏拿10分鐘。
(6)拍打肩背。右手掌拍打左肩背,同時用左手反臂反掌拍打右肩胛骨;再用左手掌拍打右肩背,同時用右手反臂反掌拍打左肩胛骨。如此兩手輪換,拍打50下。
(7)捏拿兩臂。右手拇、食指叉開,捏拿左臂(肩髎、臑會、天井、四瀆、內關、外關、養老、通里等),從肩周往下挨排捏拿至手端,再返回捏拿至肩周,來回4遍。然后再由上而下拍打左臂4遍。再換用左手捏拿、拍打右臂各4遍。
(8)抹擦上肢。右手拇、食指叉開,拇指沿手三陰經(肺、心包、心)按壓左上肢內側,余四指沿手三陽經(大腸、小腸、三焦)按壓左上肢外側,從肩周往下抹擦至手端,換左手抹擦右上肢。兩手交替,各50次。
(9)前后甩臂。先用左手叉腰,右臂由前、下、后、上方向甩轉20次,再反方向甩轉20次。同法甩轉左臂。
(10)擴胸。兩手握拳,拳心向內,肘平屈,兩臂用力向外擴展20次。運肘練臂,疏通氣血,促進臂肘血液循環。
(11)扭轉肘、臂。坐或站,兩臂撐開如展翅,兩手掌指張開從內往外翻掌抓物,握拳,旋轉劃圈,同時扭轉肘、臂1圈,還原后再翻掌抓物握拳,同時扭轉肘、臂。如此循環扭轉25圈;再從外向內反扭轉手、肘、臂25圈。使上肢得到全面鍛煉,活動疏通經絡,促進上肢血液循環,活血化瘀,滑利關節。
(12)吊環、杠。設吊環、單杠,或繩,稍高于人,根據自身病情,用兩手慢慢試吊,循序漸進,量力而行,逐步提高,切勿蠻干,以免引起肩周疼痛加劇。小痛忍受點,慢慢練,有牽引作用,效果很好。
以上方法,只要持之以恒,每天早、中、晚各練一遍,可一月見效果,一年能痊愈。這是我親身體驗。但要注意:鍛煉時既要有力度,又不要過猛、過急。關鍵在“堅持”二字。
(編輯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