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城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日月浮沉,百年香火的白云庵靜靜坐落在徐州城外。
時值南渡不久,征戰連年,白云庵也早已不復當年盛況,只留下了一老一少兩個尼姑,苦守著這清清冷冷的庵堂。
這天剛過午,天上突然墨云滾滾,下起了大雨,行人紛紛涌進白云庵躲避。不一會兒,庵下就擠滿六七十人。出家人慈悲為懷,老尼姑騰出庵堂來讓大家歇息,又命徒弟靜慧為眾人泡茶怯寒。
靜慧雖然年輕,但卻細心勤快,很快就把茶水遞到了大家手中。做完這些事,她又退回墻角,柔聲安慰那幾個因擁擠而受著驚嚇的孩子。不想,人群中,卻有一雙淫邪的眼睛盯上了她。江北大盜梅遇春,幾年前就是個臭名昭著的采花賊,宋朝的官府多次對其緝捕,但由于他武藝高強,來去無蹤,再加上其時北宋王朝自身難保,官員敷衍塞責,因此一直都未歸案。那梅遇春蟄伏數年,原也想就此改邪歸正,誰想今日來白云庵避雨,見靜慧年輕素艷,雖著青灰直裰,仍見得玲瓏身段,又被勾起了色心。
梅遇春等靜慧送完茶水,悄悄尾隨她到了內室。突然出手,連點了她三處穴道。佳人入懷,梅遇春不禁心中一漾,正當他色急地撕開衲衣,外堂忽然響起了一陣吆喝聲。他這些年小心慣了,聞此立刻停下來,一躍而出。
庵堂里正涌進一隊金兵,為首的是個三十多歲的精悍統領,他大聲道:“本統領奉命捉拿大盜玉蝴蝶,有知情不報者,殺無赦!”這玉蝴蝶是新近出現的抗金志士,已殺了好幾個金國的官吏,他每殺一人,必要在現場留下一只玉蝴蝶,遂因此而得名。
白云庵里避雨的大都是逃難的窮人和商旅,又哪里會知道什么玉蝴蝶,見那統領問得兇,都低下頭來不敢吭聲。統領見狀,拉起一個文士模樣的人喝道:“你說,玉蝴蝶在什么地方?”那人被那統領一拉一喝,早已嚇得連褲襠都濕了,嘴唇哆嗦了半天也說不出一個字來。統領一聲冷笑,只見刀光閃過,文士就被斜著劈成了兩半,瞬息間刀已回鞘。庵堂中死一般的沉寂。
好快的刀!好狠毒的刀法!梅遇春心中一懔,暗想那統領志在殺一儆百,接下來或許會有更大的殺戮。果然,又聽那統領喝道:“大家都看到了,誰要是知情不報,他就是你們的榜樣。”
人群一陣騷動,有女人開始小聲啜泣。此時庵外早已是大雨如注,天與地一片蒼茫。梅遇春知道,不消等這場雨停,這清靜的庵堂就會變成一座恐怖的地獄。
統領又拉起了一個人,另一只手又按上了刀柄。所有的人都恐懼地閉上了眼睛。忽然,有一個聲音亮起:“住手!我知道玉蝴蝶在什么地方。我帶你們去。”梅遇春從人群后閃出。他當然不會知道玉蝴蝶的下落,但他已沒有退路,必須先把金兵引開,這些人才能逃得性命。只要出得這庵中,自己依靠過人的輕功遁去當非難事。
可那統領比梅遇春想像的要狡猾得多,一翻眼說:“把他綁起來,再留十個人守在這里,要是這個人敢騙我們,就把這里的人全部殺光。”說著,就有兩個金兵就向梅遇春走了過來,其中一人往腰間一探,手中便多了一副精鋼打造的鐐銬。梅遇春知道,要是被這副鐐銬鎖上,即便有天大的本事也插翅難飛了。但是,大丈夫敢作敢當,既已挺身而出,又哪有退卻的道理,除了放手一搏外別無他途。一晃身,一柄緬鐵鑄成的軟劍已到了手上,劍氣森寒,殺心暴漲:“我就是玉蝴蝶,你們有本事就來抓我。”
統領哈哈一笑道:“果然是高手,不過今日你也休想生離此地。”話音未落,所有的金兵都亮出了武器,門窗前也站滿了人,堵住了梅遇春所有的退路。勢成騎虎,只得先發制人,只見他突然拔地而起,軟劍就像一道閃電,射向了守在左側窗前的金兵。那名金兵卻全然不懼,揮刀迎戰,兩側金兵也迅速向他靠攏,三人合力舞起了一片刀幕,配合默契已極。
“叮!”的一聲,軟劍碰上了刀幕,可是沒有人受傷,梅遇春也沒有破窗而出,他只是借著這一碰之力,身形曼妙地在空中轉了一圈,軟劍又閃電般擊向了守在右側窗前的金兵。就這樣,他在所有地方都是一沾即走,仿佛和金兵們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庵堂不大,但他憑著那一身出神入化的輕功,竟也能游走自如。
那統領面色越來越沉重,似乎不想再和梅遇春“玩”下去了,一聲令下,金兵們就開始逐步縮小包圍圈,直至將梅遇春困在了庵堂的一角,如此一來,他縱使有再好的輕功也無地用武。不想這正是梅遇春所希望的,因為所有的金兵們都圍著他,大門也就無人把守了。他用內力將聲音聚成一線,對避雨人群中的一位中年漢子喊道:“快走!”那漢子原本也和其他人一樣被嚇傻,聽了梅遇春傳入耳中的話,頓時醒悟過來,從地上一躍而起,帶著大家奪門而逃,堂內一片混亂。
梅遇春也不再施展輕功,卻加強了手中的劍招,全力搏殺金兵。可是這一隊金兵是專為抓捕玉蝴蝶從各地抽調的,個個都是高手,梅遇春殊死的苦戰,身上七處負傷,方才突破重圍,沖出庵堂。雖大雨未停,但以他的輕功造詣,金兵是休想再追上他了。然而他又繞了一圈向后堂折去。
梅遇春沖進內室一看,不禁大吃一驚,他明明點了穴道放在椅子上的靜慧已經不見了。難道她已經遇害?再想退出來,卻已經遲了,統領已帶領金兵守住了內室的小門,這一來梅遇春就成了甕中之鱉,重傷之下,真氣幾乎耗盡。統領獰笑道:“玉蝴蝶,看你還往哪里逃。”
梅遇春怒道:“憑你們這幾個膿包也想抓住玉蝴蝶?實話告訴你們,我梅遇春只是個下三濫的采花賊,根本就不是什么玉蝴蝶。”
統領嗤道:“采花賊?死到臨頭,怎么說就隨你了。”
梅遇春不理他,繼續道:“因為我也是大宋的子民。你們濫殺無辜,視人命如草芥,每一個稍有一絲良知的宋人都會挺身而出。”統領這才相信,一聲怒喝,刀光閃起,竟然能聽到破空的“嗤嗤”聲,光影里他恍惚看見一只蝴蝶飛過……
梅遇春再睜開眼,環顧之下,發現四周橫七豎八地躺滿了金兵的尸體,每個人都被刀傷在喉處,只有那統領額頭上斜插著一枚暗器。大雨早就停了,透過窗欞的斜陽映在那暗器上,竟然有振翅欲飛的感覺,是一枚玉蝴蝶。
梅遇春掙扎著坐起,這才發現自己手中還握著一塊青灰的布條,上面寫著:“你劣性不改,我本該殺你。但念在你舍身救人,尚存良知,且大節不虧,今放你一條生路,你好自為之。”梅遇春一時愣在了那,這布條正是方才他親手撕下衲衣上的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