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喚醒沉睡十年的丈夫
鞍山市鐵東區長甸街道榮譽社區真理委39組居民周愛華,曾經有一個美滿幸福的三口之家。但1996年一個不同尋常的日子,周愛華的丈夫趙維奇突患腦部大面積出血,經過搶救后,丈夫保住了性命卻成為植物人,全身癱瘓不會說話。周愛華看看上小學的孩子,又看看癱瘓在床上的丈夫,堅強地告訴自己:要用自己的愛心照顧好丈夫。
每天給丈夫洗30多塊尿布,無數次的翻身、擦澡、按摩等……
1997年周愛華下崗了,社區得知此事,主動上門為她家辦理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在困難面前她再次鼓起生活的勇氣,繼續堅強地與命運抗爭著……丈夫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十年來沒有生過一塊褥瘡,由于常年用冷水洗尿布,周愛華患上了嚴重類風濕關節炎。
一天中午,她正為丈夫準備午飯,忽然隱隱約約聽見屋里有人喊她的名字,丈夫競奇跡般的開口說話了,她激動得不知所措。經醫務人員診斷,趙維奇的病情有明顯的好轉,智力和語言能力正在恢復。醫生說多虧她這十年來精心的照料才能使趙維奇的病情得到奇跡般的恢復。
現在的趙維奇已經能和她每天交流幾分鐘,使她的精神得到安慰。她用真情喚醒了沉睡十年的丈夫。這是一個普通女性的偉大之處。
花園辦事處發放藥具好貼心
丹東市振興區花園街道辦事處為滿足不同層次的群體和外來流動人口對避孕藥具的需求,不斷創新服務理念與方法。
他們開展了“避孕藥具三進”活動:進社區、進超市、進娛樂場所。在社區內設立10個計生藥具免費發放點;超市和零售藥店也設立了免費發放專柜;在集貿市場、娛樂場所安裝8個集人口和計生宣傳資料為一體的“免費藥具發放自助箱”,“自助箱”由專人負責,及時按需求添置藥具及宣傳資料,進行室外設置,長效管理,為育齡群眾預防性病,艾滋病、接受宣傳、享受政策、采取避孕起著方便、快捷的作用。
開展“六上門”服務活動,即:藥具知識上門宣傳、節育措施上門指導、產前產后上門探望、避孕藥具上門發放、副反應上門處理、藥具隨訪上門服務,盡量減少因采取節育措施不及時和不適應而造成的意外妊娠和服用藥具出現的副反應,提高藥具服務水平,對育齡人群做到有求必應、有問必答,有疑必釋,用真誠換取群眾對計劃生育工作理解和支持。
周剛蘭秀君
余熱生輝
在沈陽市東陵區泉園街道愛民社區,經常可以看到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為社區建設忙碌的身影,他就是剛剛榮獲沈陽市文明市民稱號的計生戰線退休老干部胡恩明。
胡恩明原是沈陽市東陵區計生委辦公室主任,退休十幾年來,他牢記共產黨員要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積極發揮余熱,利用懂得計生知識的優勢,主動為社區居民宣講人口計生政策和生殖保健知識,出板報、墻報、標語口號400多期(條)。他創作的《關愛女孩千字文》被收入沈陽市生育文化作品集,并榮獲三等獎。
在日常生活中他盡所能地堅持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一次,他發現社區樓道公用燈泡多次丟失,給出行居民帶來許多不便,為了防止再次丟失,他不僅想辦法用粗鋼絲自制了一個既經濟又實用的防盜燈罩,還出資定期為樓道義務更換燈泡。他義務為社區的大街小巷疏通下水道、清運積雪、清掃樓道衛生,以及栽樹種花和拾金不昧等實際行動,贏得了社區、街道領導和人民群眾的廣泛好評。從1999年起他先后榮獲了社區優秀共產黨員志愿者標兵,街道優秀共產黨員和無私奉獻模范等多種榮譽稱號,2005年度榮獲沈陽市文明公民榮譽稱號。
李合